谈资本论——王德峰教授,复旦大学
谈资本论
——王德峰教授,复旦大学
来源:bilibili视频
一、概述
资本论不是经济学理论,马克思也不是经济学家。资本论的副标题是:政治经济学批判;
两群人打群架的例子:
物质事件:由多数人构成的两拔人在做肉体搏斗
范畴【立场】:政治范畴:警匪之战;警:公共合法暴力,匪:私人非法暴力;
【实事求是,事实从哪里来?】事实是被范畴【立场】建构的
经济事实:资本雇佣劳动;其中的范畴【范畴元素】:1、资本;2、工资;3、商品(劳动) 等价交换:隐藏着一个“价值”范畴;是整个经济学范畴体系当中的一个核心基础范畴;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被认为是迄今为止人类找到的最合理的经济关系;它构成了一条经济事实,经济学从经济事实出发,建立一整套理论,这套理论就是范畴与范畴之间的关系;所以经济学是一门理性的科学;
资本(能增值的货币)(过去积累起来的劳动;如厂房、土地、机器等);工资(与劳动者之间的等价交换); (资本是)过去积累起来的劳动:1、生活资料;2、生产资料;
经济事实:资本雇佣劳动;去掉范畴之后的事情本身:生产资料行使对活劳动的支配权; 将事实中隐藏的范畴清洗掉,就将事实表达为事情本身;提出这条原则的就是马克思;哲学称为:现象学还原(20世纪德国哲学家:胡塞尔)
每一条事实都由范畴建构,范畴与范畴之间有逻辑关系;每一条事实它本质上是合乎理性的; 资本雇佣劳动,这是一条经济事实,它完全合乎理性,这理性的基础就是等价交换(价值); 现实生活、经济生活如果发生毛病甚至危机,(经济学)就指出,导致这些危机的原因就是非理性行为,然后加以纠正; 但是,在科学的自豪当中掩盖了一个基本的真相:经济活动的领域本质上是非理性的; 价值增殖的竞争本质上是:积累起来的劳动对活劳动“支配权”的竞争;一部分用积累起来的过去的劳动,支配另一部分人生命时间;
政治权力有一个非政治权力的基础:社会权力;
资本作为一个经济范畴,对资本进行理性研究叫做经济学;但是倘若我们发现资本实际上是一种支配他人的力量,它就是一种当代社会权力;
普通人挣钱是为了什么?首先是解决温饱(生存);进一步是解决对未来的保障(安全);再进一步:社会权力(解决支配别人还是被别人支配的问题)(已经很有钱了,但是还觉得自己钱不够,还缺钱的感觉,来源于你还远离“支配别人的权力”);
资本的性质经过现象学还原,原来经济学层面的理性经济行为,变成非理性的人与人的关系(POWER); 马克思不是一个理性主义的哲学家,他寻找的全是理性前的东西,非理性的东西;
当今世界上,国家机器的力量在人类历史上是空前的。假如民族斗争是人类历史上的主题之一,在当下全球化的时代,民族斗争应该降格了,我们为何要拥有这么强大的国家机器。 追问根源,根源并不是人类比以往更恶了,这里面没有任何道德评价的意义。根源在于:social power,资本就是社会权力;资本增殖的活动用经济学的表达是理性的,但其实资本增殖的本质是社会权力的扩大,你要么拥有社会权力,要么成为社会权力的对象;
【资本增殖的活动】经济学家:这是一场理性的活动;马克思:这是一场争夺社会权力的斗争;
利益是最讲究实际的,世界上没有比消灭自己的敌人更实际的事情; ——马克思:莱茵报文章; 世界上的学问分两类:可信而不可爱;可爱而不可信; ——王国维; 经济学理论是可爱的;马克思的学问是可信而不可爱;
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就是人与人不平等关系的扩大;人与人不平等关系,非政治上不平等,也不是法的不平等,而是社会权力(social power)上的不平等; 资本增殖的过程一定会制造贫困;在平等自由的价值交换概念(资本——工资——劳动商品)的掩盖下,贫困不断地被制造;最后造成社会分裂;
根据马克思理论,当今世界是逆全球化趋势主导,理论根基就是social power。——王德峰
Capital(资本):1、wealth(经济学)(亚当斯密:国富论);2、power(社会权力)(马克思:资本论); Social Power(非理性的权力)(经济基础)—ideology(意识形态)(上层建筑(思想层面))— right(私有财产的权利)(上层建筑(政治层面)) 政治权力用于维护社会权利;
批历史唯心主义:有一个好汉一天忽然想到,人们之所以溺死,是因为他们被关于重力的思想迷住了。如果他们从头脑中抛掉这个观念,比方说,宣称它是宗教迷信的观念,那末他们就会避免任何溺死的危险。——马克思《德意志意识形态》
二、劳动过程与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1、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剩余价值
回顾要点:由范畴建构起来的事实都是理性的;解构范畴,把事实还原到事情本身,事情本身是非理性的; 范畴建构了经济事实,于是有了经济学;范畴建构了社会事实,于是有了社会学;范畴建构了法的事实,于是有了法学;范畴建构了政治事实,于是有了政治学; 马克思的哲学革命实际上就是揭示了人类生活的基础部分实质是非理性的。
劳动的二重性:商品的使用价值(由劳动的具体劳动所创造)与交换价值(由劳动的抽象劳动所创造) 社会生产目的的改变,是人类生产发展历史中最巨大的改变:
自然经济(财富=使用价值的丰富): W(商品,交换价值)——G(货币,流通手段)——W(商品,使用价值) 资本主义经济(货币是财富的主体): G(货币)——G(商品)——G’(货币) G’>G
自然经济生产目的始终是使用价值,资本主义的生产目的是货币的增殖(剩余价值)。所以中国古代社会制度没有资本主义的土壤,不可能发展出资本主义,商业再繁荣也一样。 西方社会为什么存在将生产目的转变为货币的增殖?因为西方商人通过“积累起来的劳动“,没有办法购买土地,土地为贵族世袭占有。 资产阶级在法语当中叫做:城关市民;这是资产阶级的前身,生存于城邦与城邦之间的夹缝地带。欧洲社会资产阶级成长的三个阶段:1、商队武装;2、建立资本所需要的政治制度(法国大革命等);3、与无产阶段的斗争;资产阶级阶级意识的形成是一个历史过程;
资本的本质就是增殖,它需要不断地增殖才能存活;当全体人类的消费需要全部纳入资本动动了,地球上再也没有增殖空间了,资本就灭亡了。 现在还有两个空间:1、消费领域不断地创造出新的消费需要;2、地理上的空间;当这两个空间全部消耗完之后,除非出现技术革命,否则资本就会灭亡。
最好的印度社会是小生产者为主的社会。——圣雄甘地 如今被证明这是一个幻想。
计划经济阶段的历史必然性:一个后发的农业大国建设工业化的必要制度形势。工业化的原始积累:剥夺农民的土地所有权。农产品与工业品价格剪刀差。以市场经济的方式建设工业化,周期太长。计划经济:没有资本家的资本社会。
资本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把各个民族都卷入到资本运动中去。——马克思
经济学成为一门科学的标志就是劳动价值理论的出现。欧洲的经济学理论发展的几个阶段:1、重商主义(来源于英国,英国王室依赖于商人与贵族斗争;典型富案例:东印度公司);2、重农主义(农场主崛起,认为财富来自土地,只有土地上的耕种(农业劳动)才能产生财富);3、市场经济理论(工业革命,国富论,让权力从市场经济中退场,强调看不见的手;凡是能让货币增殖的劳动就有价值;劳动(抽象劳动,一般劳动)价值(商品的交换价值)理论)
对劳动价值的质疑:金融借贷方式产生的货币增殖:最终要流向实体经济,生产(劳动)才能产生价值增殖,否则就是零和游戏;石油、钻石价值:石油或钻石本身不具备价值,用来买石油或钻石的货币是积累起来的劳动。
抽象(一般)劳动创造交换价值,成为财富的源泉,抽象(一般)劳动的增多就是资本的增殖;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如果它不能成为交换价值的增殖,是没有价值的。 所以,具体劳动受抽象劳动的支配。一般(抽象)劳动是支配资本主义生产的灵魂。 货币由一般商品交换的媒介成为财富主体。
簿记学——经济学
劳动价值理论为马克思资本论学说准备了基础。
2、一般劳动过程
【生产资料(原料、机器、厂房、技术等)的价值】——【工资(劳动时间)】——【新产品】
劳动时间=必要劳动+剩余劳动 资本对剩余价值的需求,决定了必须增加劳动时间或者减少必要劳动时间,减少劳动时间意味着技术的诞生。 在逻辑层面,机器是由资本发明的。瓦特在经验层面发明蒸汽机,如果没有资本对相对剩余价值的需求,蒸汽机就会变成一个工艺品。 资本诞生在欧洲,它带来了一个孪生兄弟就是技术(效率),它深刻而巨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 马克思所说的剥削并不是一个贬义词,相反还认为它是正义的。马克思对资产阶级的批判不是道德层面上的批判。
资本家是资本逻辑的人格化,人经营企业的行业只是符合资本的逻辑而已。 相对剩余价值(劳动效率相关,技术)与绝对剩余价值(劳动时间成本相关) 资本的竞争根本上是相对剩余价值的竞争,绝对剩余价值有很严重的限度。
3、资本主义的内在界限
资本主义发展的每一步都产生限制自己的力量。(逻辑不能自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不可避免的发展过程。
(1)必要劳动是劳动能力的交换价值的界限:企业家的两种矛盾心态:一方面希望员工工资尽量的低,另一方面希望社会上的人尽量多的消费;广大无产阶级的消费能力限制和无限扩大的产能过剩; (2)剩余价值是剩余劳动和生产力发展的界限:自然经济中剩余劳动是积累起来的劳动物化为使用价值,剩余劳动让一部人从劳动当中解放出来从事艺术、科学等创造;资本主义生产中,剩余劳动如果不能实现剩余价值增殖,就必需将它毁灭。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一方面极大地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剩余劳动的积累,这是以往的人类历史文明中从未有过的;但另一面,如果它实现不了剩余价值的增殖,就必需破坏既得的生产力。 相对过剩危机一旦发生,因为工业产业链条,会发生连锁反应,这就是世界性经济危机。
(3)货币是生产的界限:货币贯穿资本主义整个生产过程,以及与产业链交换过程。货币天然是金银(特点:储量有限、便于分割、便于携带)。突破方式:超发货币(赌未来,遇到经济危机的共同做法)、释放流动性。 资本之所以表现为商品,是因为资本被提供到市场上来,并且货币的使用价值实际上作为资本被让渡。它的使用价值是:生产利润。资本所以表现为商品,是因为利润分割为利息和本来意义上的利润是由供求,从而由竞争来调节的,这完全和商品的市场价格由它们来调节的一样。工资也是这样,如果供求平衡,供求的作用就会相互抵消,工资就等于劳动力的价值。(资本的生利能力是它的使用价值,只有使用价值没有价格)但是货币资本的利息却不是这样,在这里竞争并不是决定对规律的偏离,而是除了由“竞争强加的分割规律”(金融战争)之外,并不存在自然利息率。利息率没有自然界限。(“没有自然界限及竞争强加的分割规律”这种情况的存在导致金融与实体经济之间的竞争) 货币供应量(金本位时代,货币供应量=黄金储备量)
(4)使用价值的生产受交换价值的限制:使用价值(真实的感受财富)。如果某种商品的使用价值不能带来剩余价值,那么它就不会被生产。 马克思用辩证法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必然灭亡的结果:通过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人们获得了大量的物质文明成果,但是用资本主义的方式来保存这种成果是不可能的。
三十年为一世而道更:由历史印证过的事实。1919~1949:五四运动,反帝反封建,新文化启蒙;1949~1979:社会生活主题,通过计划经济的方式,用中央集权的力量在短时间内建立工业化体系;1979~2009:改革开放,向市场经济体系转变,发展是硬道理,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2009~2039:公正是硬道理,重建社会正义。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成果,如何保存好这个成果。十九大报告: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由“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最早的英国权力制度:立法权(资本阶级),行政权(贵族),外交权(王室),三权分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