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应答父母担心同志养老无保障


最近每天都会下一场雨,往往是下午或傍晚,我抓紧中午去东山湖公园独舞。鸟儿明显是怕热躲起来,偶尔飞来黑白双色的鹊鸲,在废弃的蓝色小码头铁栏杆上跳跃,活泼极了。我联想到奥运体操健儿在单杠、双杠、高低杠上的英姿。拿起G10相机悄然走近,尽量抓拍鹊鸲的姿态,瞪大眼留意翘尾巴那一刻。这小机灵鬼突然飞起,我忙按下快门,捕捉到它腾空的瞬间。虽然相机落伍拍摄效果不理想,但它结实耐用,经得住在挎包里和水瓶、雨伞、飘带、钱包碰撞,所以我觉得它还行,而自己74岁了反应也还行。

一、 独立公益人吴幼坚鸣谢(2021年7月)
2021年7月,以下朋友通过支付宝转账、银行汇款、面交现款、邮购《彩虹》、视频上下集、三色堇影集多付款等方式,支持退休编辑、同志母亲、独立公益人吴幼坚的彩虹事业,为其晚年奉献余热助力。每笔捐款都会入账,发送电子版捐款证明,并每月公开鸣谢。对来自民间的点点滴滴捐助,阿坚我知恩感恩结缘惜缘,力求将公益事业做得更好,回报公众、回报社会、回报生活。
开户行:招商银行广州中山二路支行 户名:吴幼坚 帐号 6225 8820 1714 2792
支付宝帐号:wuyoujian1947@163.com
布拉德Brad 80元 购买《彩虹》文集1本、彩虹双光盘1套余额捐助。
瓶子100元(第90次,累计捐11476元)
Chr 100元(第49次,累计捐5850元)
奶茶 68元 购买《彩虹》文集1本余额捐助。
以上共4笔总计348元捐款。
助理汇报:8月3日收到豆瓣的“静听”捐款250元。“静听”已数次捐款,我发豆邮:“ 非常感谢你关注理解支持我做彩虹公益,很多LGBT成员都未必做得到。 你是异性恋者,并非直接获得帮助的人,所以我特别感慨。” 她复: “吴阿姨,你太客气了。人不是独立的个体,无分直接与间接。”

二、与拉拉关于同志养老的私信交流
她08-01 22:43吴女士您好,请问现在同性恋在回答父母疑虑时,关于自己养老没保障的问题上怎么解决他们的疑虑呢?
我08-02 09:09爱白网同志问答主持人星星博士写过文章,虽然写于10年前,但仍有参考价值——
如果有一天,我老无所依——同志老了怎么办? (详见转载)
但中国大陆同志还应根据实际情况,为自己养老做思想准备和经济准备。其实异性恋同样面临社会进入老龄化、不能指望子女养老的问题,可以参照异性恋老年人经验去做。
星星博士最近还有视频值得观看:你的光芒:同志警戒!没孩子晚年靠什么养老?过来人:这些方法更重要! - 爱白网 https://www.aibai.cn/read/101/

转载:如果有一天,我老无所依——同志老了怎么办?
作者:Damien Lu (星星) 2011-02-24
作为同志,当我老了怎么办?
晚年养老这个问题在未来的中国,肯定不会是仅仅同志需要面对的。整个中国社会,从人口年龄分布等各个方面,正在转型。
作为同志,当我老了怎么办?这是很多同志关心的问题,确实在问答上,也不断有人提起此事。
在中国,同志晚年这问题,虽然很多人关注,但还未成为一个社会问题。这是因为同志群体作为一个社会现象(不是说同性倾向本身),在中国也才仅有十几年的历史。所以虽然很多同志为此担忧,未来是什么样子目前还不可知。何况,晚年养老这个问题在未来的中国,肯定不会是仅仅同志需要面对的。整个中国社会,从人口年龄分布等各个方面,正在转型。多年的独生子女政策,令绝大多数年轻人要单独赡养一对父母,如果结婚,也是要两个人共同赡养两对父母。现在20岁左右的朋友们只要观察一下就会发现,越来越多的父母,已经不指望他们养老了,有些甚至觉得,如果孩子不是“啃老族”,就已经谢天谢地了。未来的中国,从总的角度,肯定是由靠儿女养老,逐渐转型为社会福利养老的方式。
从个人角度,很多人非常恐惧如果没有儿女,未来怎么办,这是宏观社会对未来不安全感的一部分。实际上,即使在现有的社会条件下,也不是像很多人想象的那么恐怖。我以前提到过一位在北京的74岁的同志老人。他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大学毕业后不久,由于同性倾向被开除公职,多年数次劳教,但老人一直坚持不妥协。他几乎从未有过正式工作,也不会有什么积蓄。但老人与多年前认养的一个干儿子(不是同志)一起生活,另外有一个三十几岁的男朋友,三人相互照应。这样的晚年,可能比某些结婚生孩子的人还要强些。
美国同志如何安度晚年?
美国的同志在有了足够的工龄退休后,能拿到不同的几笔钱。同时根据退休后收入的水平,可以得到医疗费用资助。
提及美国同志如何度过晚年,这其实要从介绍美国这方面文化开始。
绝大部分美国父母没有“养儿防老”这样的心态,他们认为生育、抚养孩子是一种责任,而不是给自己的未来买保险。很多父母,甚至觉得为了孩子,将自己的一些生活计划暂放了一段时间,所以巴不得孩子离家上大学、工作,这样自己才可以重新开始自己的生活。比如很多夫妇,在孩子离家后,一起出国度假,有些重回学校,去读一个自己喜欢的学位,也有些开始追求各种爱好。以前由于带孩子而不能参与的事情,现在可以了,颇有些新生的感觉。
当然,这样做的前提是,有良好的社会福利环境。美国公民一生缴纳的所得税中,一部分自动投入社会保险(Social Security),另一部分投入医疗保险(Medicare)。同时绝大部分工作,公司会给员工提供退休金积累。美国联邦税务法,允许公民将每年收入的一定比例,存储在一个特别的账户下,这部分收入,在计算所得税时不算入在内。对于选择这种积蓄的人,公司还会给提供相当于工资4%的补助。
另外的一个退休财务来源,是很多美国人会在退休时卖掉自己原来的房子。因为这个房子,当初为了孩子,可能是三个乃至四个卧室的大房子。而且可能由于工作原因,是在较为昂贵的一些都市。现在退休了,很多会将房子卖掉,另外去生活费用低的地方,买更小的,适合两人居住的公寓或房子。
情况最好的一些人,退休后收入几乎与工作时没什么差别,而退休后生活消费会降低,所以这些人能很好的安度晚年。当然也有很多人做不到,可能退休后生活水准会有些下降,但大多是能够维持温饱的。
年龄大了,有些时候生活不能完全自理了,很多人选择放弃独居,而搬入老年公寓,或称退休社区(retirement community)。这类设施,分为很多种。有些与一般公寓没有什么区别,只是提供一些非常基本的服务,比如代收包裹、提供家政服务等等,一直到具备完善医疗设施和医生护士的晚年公寓。大多数还提供专门为老年人设计的娱乐活动,比如某些合适的运动,锻炼,舞会,文化活动,集体旅游等等。
上面说的这些情况,也都适合于同志老人。在有些城市,还有专门为老年同志服务的机构。比如我所在的洛杉矶,有世界最大的同志中心,专门有一个老年同志部门。会定期举办很多老年同志活动,也为他们提供其他服务。
中国同志们,未雨绸缪,从现在开始
中国的晚年关怀,包括同志在内,未来也很有可能向这个方向转型。在没有周密的社会福利之前,同志们自己要注意为未来打下基础,积累资源。
每个人应该考虑定期(比如每月)积蓄财富。很多人谈到收入的多寡,实际上,积累财富是要按比例计算,而不是按绝对值计算。大部分专家认为,退休后如果能有工作时收入的百分之七十左右,就可以维持同样的生活水平。要从这个角度,考虑如何积蓄、投资等等。
除了财富积累,同志也应该注重自己的社交生活。友谊在人的一生中都很重要,当然在晚年也不例外。
这当然不是简单的事情,但我想是所有中国人都要做的准备。希望有懂得理财、保险等方面的同志为大家提供建议和咨询。

三色堇吴幼坚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接受香港男生采访的自我介绍 (3人喜欢)
- 【回忆录】母爱(134) (15人喜欢)
- 第二次上太平山有感 (9人喜欢)
- 在香港艺术馆外即兴独舞 (7人喜欢)
- 美丽小花美味佳肴美好心情 (2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