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DF-12为什么是这十八部入选?听初选评审老师们怎么说

第12届CNEX华人纪录片提案大会(2021 CCDF-12)今年共收到150件征件,经过评审团讨论选出的18个入选项目也已经在今年6月10日正式公布,此后提案者将参加培训工作坊以及9月25日-26日举行的CCDF。
本届CCDF初选评审由独立纪录片导演韩萌、独立纪录片导演黄惠侦、前景娱乐有限公司总经理兼制片人黄茂昌、电影创作联盟理事长王耿瑜、剪辑师萧汝冠五人组成。面对来自全球各地的150个征件,从今年五月中旬到六月初的这段时间里,评审团共同经历了思索、纠结与讨论,但正如王耿瑜理事长所写,这是一种“奢侈的幸福”,针对此次评选,他们想说的其实还有很多。

韩萌
HAN Meng
独立纪录片导演
再一次评审CCDF提案,将近一个月看了150个提案的文案及片花。评审的过程,其实是学习的过程,不断逼自己思考,到底什么样的提案会有可能成为一部影片。
去年的一整年,我集中精力做了一个项目,在完成了将近60%的拍摄后,因为外部的原因被叫停。即使是之前做片子遇到各种突发情况,这次令我倍感无能为力和不知所措。所以,我一直会觉得,在纪录片的完成过程中,导演需要处理各种状况,处理各种问题的能力是完成影片与否的一个重要指标。如果一部纪录片提案时的样子大概是完成时影片的样子,它大概率不会是个成功的提案。
同时,我仍然会把另外几个因素作为主要标准:导演对人是否有悲悯和朴素的感情、片中人物及人物所触及到的议题、导演团队的创作能力、故事能否到达更多的观众等等。
去年,全球经历了疫情,世界格局在发生着新的变化,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方式发生着怎样的变化,也是我在这两年多的时间里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之一。但在这次的提案中,并没有看到很多有关疫情的提案,也许是因为疫情尚未结束,火候未到,从这个角度考虑,也许是挺好的结果。毕竟,纪录片是时间累积下的浓度产生的结果。
这一年,是我成为母亲的第三年。三年来,我被生活包围着,柴米油盐、锅碗瓢盆,处理着生活中的更为复杂的家庭关系,这本不是我最擅长的,但是,我不得不去观察生活的每个角落。在看提案的过程中,我会仔细地留意创作者对生活的观察能力,很高兴,看到了有的提案带着导演对生活感受的巨大能量。
我也会相信,万物生长,纪录片的创作也如同一个生命的生长过程,有时,不必过于着急,投入其中,做好准备,静待花开。所以,有的案子没被入选,但并不代表它在未来不会成为一部优秀的影片。
五位评审的讨论会是在个阳光的午后,我们从不同的视角去讨论案子,这是个互相碰撞并汲取能量的过程。这个午后,几乎是我的2021年上半年中,最有营养的四个小时。感谢你们。

黄惠侦
HUANG Hui-Chen
独立纪录片导演
很荣幸连续两年参与CCDF的初选工作,在整个人类世界都在面对疫情考验的此时,一面阅读着大家的提案,也一面思索着为什么我们需要说故事?在这个时节我们又需要些什么样的故事?
我想到近日读到一篇文章,内容说的是在集中营的犹太儿童如何透过游戏来学习面对残酷的真实世界,文章提到游戏能让儿童学习到许多能力,其中包括从他人观点看待事物、协调差异,和他人平等相处。游戏,是儿童尽其所能了解环境并适应的手段,是一种生存的必须行为。
作为成年人的我们,多数早已经不再着迷于游戏,或透过游戏学习了,但我们通常仍然喜欢听故事,甚至更幸运的,我们之中有些人透过拍片而有机会成为那个说故事的人。而当我们说故事的时候,所期待的不也就是能够开启观众从他人观点看待事物、协调差异,和他人平等相处的可能性?
也许故事与游戏拥有相同的功能,能让人类从中获得安慰,并且习得共存的方法。而这应该就是我们需要故事的原因。真心祈望所有孩子们都能拥有尽情游戏的权利,而我们都能够继续努力纪录所知所见的故事,直到这个多舛的世界变得更美好。

黄茂昌
PatrickMao HUANG
前景娱乐有限公司总经理、制片人
今年CCDF的申报作品非常多元,有几个主题特别受到关注:1. 疫情;2. 教育;3. 互联网;4. 疾病/残疾;5. 不可遗忘的时代记忆。或许这些正是华人当今社会不可回避的痛点,有着共情处境的人物才会成为纪录片的角色。
城乡与阶级差异当然是华人故事的基础,但「移动」不是中国特产,《奇怪的鱼》记录阿富汗难民追溯曾经的足迹,《女巨人的梦》中的美国老师远离家人只身来到北京寻求身心的慰藉,都恰恰呼应了这个全球化的移动现象。从电视剧「小系列」到电影《少年的你》《学区房72小时》,中国教育的内卷现象是极端戏剧性的,《穿上靴子,走上台》的中产孪生姊妹的故事也清楚映照了这个牵动几亿人的家庭焦虑。
入选项目中有将近一半设定在较底层的社会,如何突破阶级、身体或心理的障碍,寻求最后翻身或救赎的机会,展现了华人的生命力,尤其是孤注一掷的青春。当然也有不少我个人非常喜欢但没能入选的遗珠,每个切口都是当代华人努力活着的鲜活影像。从一个人的战斗到集体记忆,每一个真实故事都应该被讲述、被反省,期待CCDF这个平台能持续让华人故事被世界看到。

王耿瑜
Wang Ken-yu
电影创作联盟理事长
「一念心清净,处处莲花开」
拍纪录片也好,当评审也罢,都是一念上天堂、一念下地狱的事!
5/15台湾COVID-19疫情升温,即日起升级第三级疫情警戒。没有人能自外于世界,过日子或做创作皆然。
5/18收到CCDF团队传来的审片资料,要从150件来自世界各地的企划案中,勾选15件。无视于禁锢的身体,从新疆到阿富汗、从北京到法国,爬梳历史过往,直面当代议题。
6/2交评审表时,我衷心地写着:「感谢有机缘在此时此刻遨游天际,很奢侈的幸福。」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
看着每一个创作者,用他们的影像,传达或者捍卫他们相信的价值。如何在包容和观点之间,找到平衡?如何以小见大?和你的题目保持恰如其分的距离。如何能够用心如镜?不为外相所累,不致身陷其中,这真是一门修行的功课。值此瘟疫蔓延时,可以有机缘彼此陪伴,「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永恒的学习。

萧汝冠
HSIAO Ju-Kuan
剪辑师
在这次CCDF的评审的过程,我看了许多有趣也有独特想法的实验。除了过去传统对于成为一部长片,可能在影院上映,或是参加国内影展或到世界各地影展,我个人也看到有一些片子,它本身并不一定具备长片条件,而我也认为其实可以成为有意思的短片,或者是成为一个很多系列组合的小剧集。
简单的说,我认为在纪录片的做法上,其实可以同时存在长片以及短片或剧集的组合。在这次的评审过程中,我看到了在这方面的可能性,我也希望大家在纪录片方面要有更多的实验精神,也可以尝试着在短片或小剧集找到更多实验的可能。
CNEX:给下一代太平盛世的备忘录
非营利性质的民间文创组织,由两岸三地热爱纪录片的人士组成,致力于纪实文艺的推广,已出品、制作包括《棒!少年》《音乐人生》、《不老骑士》、《1428》、《大同》、《冲天》等近百部纪录片。
CCDF:CNEX Chinese Doc Forum
CNEX在2010年开始举办CCDF(CNEX Chinese Documentary Forum)华人纪录片提案大会,每年从上百件报名作品中选出至多20个纪录片提案,并邀请国际知名的纪录片产业界人物来台参加。
CNEX MOVIES
自2017年起,CNEX联合全国各地艺术场馆、放映机构推出全新品牌放映活动CNEX MOVIES. 依托CNEX在纪录片电影行业前线十余年的探索与观察,从监制影片和代理影片中优质放映展现时代脉络的新片和国内无缘看到的国外佳作,其中包括部分国际电影节获奖作品的中国首映。CNEX MOVIES 期待在不同的城市与你相遇。
CNEX 纪录片影像艺术高校交流展
CNEX每年会优质推荐监制及代理影片,以主题策划的方式将优质纪录片带进高校和学生见面,我们将邀请影片导演及主创人员到场一起交流。CNEX希望借此搭建一个优质而高效的纪录片交流平台,更希望青年学子能通过CNEX看到更多元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