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书推荐 | 教授的大白话《经济学讲义》四星推荐
——写在前面
这本对我来说也是工具型书籍。哈,好像非文学类的都会被我看作是工具书,而我对这一类书籍很是排斥。毕竟道理谁都懂,能运用到生活中的少之又少。
不过这本看完觉得有益哦,绝对不是垃圾书。主要影响就是可以使你有一个更generous的视角去看待问题。不只在经济规律上,甚至恋爱,工作,都可以赋予其鲜活的视角。
我直觉性回忆起的最深的几个点,基本都是关于成本的,这对我来说就是meaningful的部分。
一是沉没成本不是成本,成本是对未来而言的, 不是过去。所以你如果恋爱遇到不合适的人,却纠结过去已经付出的时间和金钱成本,没必要哦,可以果断些做对未来有利的决定的。
二是还有成本包含的不只是钱的意义的成本,你为之花费的时间和心力,都叫成本。我为了省钱去别的渠道买东西,而遇到假货的概率提高了,买到差东西的概率增大了,这都是投入成本。所以我家帅哥经常说“把这时间腾出来学习不更好吗?”是有经济学意义的,因为他的时间成本较贵。
三是你的成本由别人决定,由社会共同决定。假如你职业选择不做高收入的a而选了较低收入的b,那你的成本是被放弃了的a哦,成本是放弃了的最高代价。你作为社会人力资源之一,经济学上讲为了发挥出最大效用,你最好去选长时间段内看能使你收入总和达到最高的工作。这里教授加了限定条件,在可选的职业范围里,最感兴趣,付出成本最低,收益最高的职业。而我觉得这有点矛盾,很多人最感兴趣的工作不是收益最高的,而根据教授的意思还是要落实到收入最高。
还有一些细碎的点,都是能把你的视角拉到另外高度去看的。我的反应就是,哦,这人的行为/企业的行为,对标到经济学里都是有行为根据的。
比如价格歧视,我印象里滴滴有在价格策略上实施价格歧视,同一段出发和到达地,同一个时间,不同用户,显示的价格不一样。这个策略惹得很多用户觉得恶心,人声鼎沸之下滴滴好像改了吧。
再比如人际或工作关系中的歧视,当他对你歧视/职场pua一类的,不需要付出什么成本时,他就没有节制,当他知道需要付出代价时,他才会节制。很有意义不是吗?如果以前尝试从心理学去研究人家的行为动机,现在也可以通过另外的角度去理解、甚至实施反击的。
还有特殊时期,比如发国难财的人,他们值得被批判吗?不见得,你有这些需求,而他们只是提供给了你多一个选择。
讲到信息不对称需要建立人际互信的时候,反复交易、找中间人担保之类的我完全能想到,有一个想不到的角度是,你可以付出沉没成本去换取信任。花费巨多钱做广告是,银行买大楼而不是租大楼是,这都是我为了换取客户信任而先行投入的沉没成本,是为了取信而付出的先行代价。另外我想起了拼多多,基于“假冒多”“质量差”的固有印象我至今都没转化成他们的用户,要想区分高品质产品和低品质产品,或者说想扭转大家的这种印象,应该是要花费相当大的代价/投入的。
总之,还是建议看看的。还是上面说到的这个观点,对于树立generous的视角来说,本书开卷有益。
——————————
第1章 稀缺
标记章节和思考点008、011
1. 商业是最大慈善
人的爱心其实都差不太多,但行善和商业模式之间存在本质区别;
在实践中,至少有四个方面的原因让行善难见成效:缺乏反馈机制;委托代理问题;所托非人问题;养懒汉效应;而商业从根本上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2. 凡是歧视必得付出代价
歧视,即区别对待,有两个最根本的起源:第一是偏好,第二是信息不对称。
当我们不需要付出多少代价时就会纵容自己歧视的习惯;当需要付出很高的代价时就会节制自己。
——————————
第2章 成本
标记章节和思考点013、014、015、017、018、021
1. 成本是放弃了的最大代价
一块地不只可以建采石场或住宅小区,它还有好多其他用途:ABCDE等,当一个资源有若干选项时,被选中那个选项,它的成本就是所有放弃了的选项中价值最高的那个。
2. 沉没成本不是成本
沉没成本是指那些已经发生不可收回的支出;凡是提到成本,指的是向前(未来)看而不是向后(过去)看的,所以沉没成本不是成本。同理于恋爱。
3. 你的成本由别人决定
第一负面感受不是成本:如果修泳池正面感受100分,负面感受70分,净幸福值30分;这块地方搭帐篷正面感受50分,负面感受10分,净幸福值是40分。那么修泳池放弃了的代价是搭帐篷的40分幸福值,而不是70分修泳池的负面感受。
第二你的成本由别人决定,如果放弃做程序员而选择研究红楼梦,那么放弃了的最大代价就是做程序员的收入。没错你拥有你的生命,但是你的生命怎么度过、放在什么用途上使用,是由社会上其他人共同决定的。
综上,我们今天能选择的职业范围,是一个非常狭窄的范围,这是今天大多数人认可而存在的职业范围;在当中要选择自己兴趣最大、付出成本最低,而且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总收入最高的职业。
4. 货币成本有别于全部成本
比如我们去淘货买便宜的东西,货币成本就比较低,但我们却付出了更多的时间,买到假货的可能性增加了,这些都是去淘货的成本。所有这些成本加起来,才是淘货的总成本。
5. 最终产品的供需决定原材料的成本
成本决定论是错的,也就是产品的原材料成本决定产品的最终售价,这个逻辑关系是错的。
同理,凝聚人类劳动越多的产品,价值就越高,观点也是不对的。
6. 政府拍卖土地/免费把土地送给开发商,最终的房价也不会有变化
政府之所以高价卖地,是因为人们对住房的高需求导致了高房价,而高房价才使得高地价成为可能。
7. “租”是对资产的付费:只要能带来收入的资源都叫资产,而对资产的付费就叫租。
你在公司上班老板给你1万工资指望你全心全意工作,但实际上你每天在工作时间抽出半小时刷朋友圈,老板不会因此炒你鱿鱼,你就赚了半小时的租。
“寻租”通常指的是向政府争取优惠政策,让自己得到好处,同时导致社会总资源发生耗散的行为;解释了有些国家人们虽然每天都很忙但是却非常穷。
8. 社会成本问题
科斯定律:谁用的好就归谁。一项有价值的资源,不管一开始它的产权归谁,最后这项资源都会流动到最善于利用它、能最大化其价值的人手里。
9. 谁避免意外成本最低,谁的责任就最大。
——————————
第3章 需求
标记章节和思考点028、029、030
1. 需求第一定律:当其他情况不变时,只要价格提高,商品的需求量就会减少;当价格降到一定程度,需求量就会增加。
2. 需求第二定律:随着时间的推移,需求对价格的弹性会增加。
需求的价格弹性=需求量的变化比例/价格的变化比例,一般来说,奢侈品价格弹性大于1,生活必需品小于1。由于价格变化方向和需求量变化方向永远是反向的,所以弹性是个负数;讲弹性说的是它的绝对值。
任何商品既可以是奢侈品,也可以是必需品,完全取决于价格高低。
需求定律是刻画人性的,人性的特点就在于,人会寻找替代方案,而且时间越长,它能找到的替代方案就越多。
有人建议政府通过增加房产交易税来压低房价,这种想法是完全错误的,重税只会增加买卖双方负担。
3. 需求第三定律:好东西运到远方去。
——————————
第4章 价格
标记章节和思考点034、036、043
1. 价格能够提供近乎完美的解决方案:价格可以传递稀缺信息、指导生产、指导分配。
2. 数据不可得的问题,价格可解决:
什么东西缺了那个产品的价格就上升了;价格传递关于稀缺的信息时,是用最经济的方式传递的;
只会传到相关的人那里;人们的购买行为本身,就把真实需求公之于众了。
3. 富人如果不能享受任何优先,那就不会努力成为有钱人,奋斗和创新的人就会逐渐绝迹。
4. 换个角度看乘人之危发财的行为:借机发财的人,其实只是给别人多提供了一个选择罢了。
5. 各种竞争规则孰优孰劣:公平与不公平要看说的人是谁;要让所有人都同意某个规则是最公平的,是近乎不可能的事。
6. 房价涨跌要分清正负面因素,对症下药:正面因素提升大城市繁荣;负面因素有房屋交易不够灵活;小产权未能进入正常流通渠道;城市规划部门对房屋的容积率限制大等。
——————————
第5章 权利
第050讲产权:使用权、收益权和转让权/ 215
第051讲产权保护之一:财产原则/ 218
第052讲产权保护之二:责任原则/ 222
第053讲产权保护之三:不可转让原则/ 225
标记章节和思考点050-053,内容在标题里了。
——————————
第6章 耐心
标记章节和思考点059、063、064、065
1. 当我们为一切事物——不管是选择、需求、价格还是权利——引入时间的维度后,需求就有了急躁、耐心之分,价格就有了现值、期值之分,而这构成了整个金融市场的基础。
2. 在消费问题上人有时间上的偏好,不耐是人的自然倾向,受年龄/想象力/时局/传统和文化等因素;
不耐程度决定利率高低:未来越是不确定,补偿就越大;消费推迟的越久,补偿也越大。
3. 股价究竟能不能预测:相信凡事皆有规律;预期收入流决定资产现值;消息披露过程决定价格变化节奏;消化一条消息的时间只需要几毫秒,再晚就全晚了。
你知道这么做是傻的,但是你还这么做,因为你期待后面有人比你更傻,能够以更高的价格接手你的股票,这就叫“博傻”。(俗称割韭菜)
4. 期货市场的本质是分配风险:喜欢风险的人多担风险,不喜欢风险的人少担风险,在这种重新分配中各得其所,愿望都得以满足。
——————————
第7章 供应
标记章节和思考点076、077
1. 价格歧视,就是区别定价,卖家根据用户不同身份、位置、购买量、购买时间等,收取不同价格。
价格歧视是好事,它能够帮助生产者根据买家需求量递减规律,适当生产适当销售,同时帮助消费者满足自己的需求。
2. 价格歧视策略:
a. 任何一宗交易的成交价,都比卖家心目中的最高价要低,比卖家心中的最低价要高,因而买卖双方皆大欢喜,他们都获得了剩余。完美的价格歧视,是指卖家把交易剩余全占有了、全夺走了。
b. 更常见的是二级价格歧视,对不同购买量收取不同价格,多买就便宜一点。
c. 三级价格歧视,对不同的人群或不同地域的人收取不同价格。
3. 要成功实现价格歧视,最重要的就是要防止消费者之间对同样的产品进行转售。
——————————
第8章 信息不对称
标记章节和思考点079-084
1. 人际互信并不天然存在:高品质的产品要把自己彰显出来,与低品质的产品区分开来,需要很大的成本,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就会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
2. 性价比相当才是优质:当产品质量的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时,我们说它达到了优质的标准;性价比越高越好,对用户而言是值得的,这才是最好的。
3. 人们通过哪些办法逐渐建立信任、克服信息不对称造成的障碍呢?
a. 重复交易:追做了不地道的事情,人们总能记住他,之后会避免重复交易
b. 通过第三方背书:找个靠谱中间人
c. 通过增加附加成本发信号:高档餐厅里的餐具如果是银子做的,那么厨师手艺应该不会太差
d. 实施质量保证:品质三包、延保合约、共享合约
e. 以沉默成本取信于人:比如银行的大楼大多是买的不是租的;广告代言也是沉没成本
f. 喝酒
g. 以人质与付出抵押取信于人
——————————
第9章 合作
标记章节和思考点095
1. 员工的议价能力取决于他在别处的机会:他在别处的机会越多,他在找个企业里的议价能力就越高,因为他随时可以选择离开。
——————————
第10章 协调
标记章节和思考点105-107
1. 在整个通货膨胀发生过程中,财富以钱的形式保存的人会受损,以物的形式保存的人会相对得益;靠固定收入过日子的人受损,靠不断出售资产兑现现金的人得益。
2. 制造通货膨胀时,失业率短期内确实会有所下降。这是因为新增货币的扩散和人们对通货膨胀来临的认识是需要时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