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概论》读书笔记2
◆ 第一节 艺术的本质 >> 1. 非理性主义艺术观 >> 表现主义美学的艺术观。表现主义美学作为一个现代美学学派形成于20世纪初,其创始人为意大利的贝奈戴托·克罗齐 >> 表现主义美学认为艺术与情感表现之间具有本质的联系。艺术就是情感的表现,是富于想象力的表现,而情感的表现就是直觉的表现。 >> 克罗齐美学理论的核心论点就是:“直觉即表现。”由此得出结论:直觉就是抒情的表现,直觉就是美,就是艺术。 >> 2. 形式主义艺术观 >> 活跃于20世纪初至30年代的英国艺术批评家贝尔。克莱夫·贝尔 >> 英国著名艺术批评家。其著作《艺术》被认为对西方现代美学产生了重大影响 >> 书中提出的艺术是“有意味的形式”的著名论点一度成为十分流行的对艺术本质的界定。 >> 贝尔的理论基本可分为两个方面:在审美主体方面,他论述了审美情感的特征,强调审美情感不同于生活中的普通情感,它是一种关于形式或形式意味的情感,与现实生活中的种种利害关系完全相脱离。 >> 在审美客体方面,贝尔论述了艺术作品的基本性质,他认为这种性质就是“有意味的形式”。 >> 贝尔所谓有意味的形式,指的是在作品中,以一种独特的方式组合起来的线条和色彩,以及其相互关系和相互组合,这些令人心动的种种排列与组合能够激起我们的审美情感,给人以审美享受。 >> 3. 存在主义艺术观 >> 存在主义美学是现代西方美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流派,主要的代表是德国的雅斯贝斯、海德格尔和法国的萨特。 >> 他们把存在主义哲学观点运用到对艺术本质的探索中,认为艺术要撕破事物的表面而再现事物的普遍性,艺术作品不是对事物的模仿,不是对事物所做的标记,而应是事物的灵魂,是由自由来重新把握世界的一种创造物。艺术应当成为揭示存在的一种方式,成为人追求自由的一种方式。 ◆ 第二节 艺术的特征 >> 一、形象性特征 >> 形象性特征是艺术最根本的一个特征。 >> 二、情感性特征 >> 三、审美性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