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夏日(二)
小城夏日(二)
七月,我又回了一趟长治。回来那天就在下雨,很凉快,在西安似乎从来没有这样凉快的感觉。然后陆陆续续又下了几天雨,有时候早上还是大太阳,下午就忽然乌云密布,急风骤雨,睡了一觉醒来,发现夕阳很美,远处的云也很美。在长治拍了一场婚礼,在附近的一个村子,回来的时候走山路,忽晴忽雨,远山苍翠,忽然就想起几年前在贵州的山里,也是类似的情景。我一直都不觉得长治是在高原地带,但是这一刻,却察觉出和关中平原的巨大不同。但是我对长治的海拔一直都有好感,因为高中的时候一个老师说,两极冰川融化之后,长治就会变成临海城市。我在我年少的时光里,在大陆期待过一片海。本来是一场灾难,却被说得如此浪漫,也只有年少无知的时候说得出来。
长治一侧山峦起伏,我以前时常去爬山。有一年暑假,独自上山,背着相机,想拍些风景,走了一圈,鸟鸣山更幽。偶尔有车过,整条山路上只有我一个人。下山的时候急风骤雨,赶紧用防水罩把包盖上,然后淋着雨下山回家。那时候淋了一场雨,觉得心情舒畅,痛快淋漓,感觉自己是《恰同学少年》里冒雨登山的青年学子。而现在淋了一点小雨,就觉得好麻烦,要洗澡,要换衣服,心里想的事情更琐碎,更庸常。
没有事情,就天天待在家里。一回家,就自动退化成小孩子,什么也不会做,什么也不做,等着吃饭睡觉。偶尔出门一趟,见见以前的朋友。学生时代有过很多朋友,但是现在经常联系的只有一两个。我还没人到中间,身边的朋友就这么少了。每次回来,都要和超见面,他开车载着我,把这个城市有变化的地方都转一遍,在南广场见面,在淮海公园喝咖啡,在万达广场吃晚饭,在太行公园散散步,在八一广场看妹子,然后十点了,各自回家。难得有一次,他叫来几个朋友,一起玩剧本杀。因为我说我从来没玩过,然后为了玩剧本杀,推迟了两天回西安。那天吃饭喝酒,一直玩到凌晨两点,然后我再跨越大半个城市回家睡觉。
在家里待着太舒服了,但是也让人焦虑,因为总感觉和外面的世界断了联系,被遗忘在角落里,总是想着外面,也很难享受当下。超每次都跟我说,回来吧,回来一起创业。爸妈也没次都说,实在不行就回来工作,长治也挺好的。等到明年新房子下来了,装修好,小区里有健身房,有图书馆,还有幼儿园,环境很好,说得我很心动。
长治也通了高铁,虽然直上直下,去西安还得转车,但是也很方便了。虽然去哪儿都方便了,但是想去的地方却好像没那么多了。远方去不了,家也回不去。总有一种无处安放的感觉。
最近看了一部电影,《在蓝色时分飞翔》,讲了一个回乡的故事,深有感触。电影中,理想的“我”带着现实的“我”回到了从小到大生活的乡下,乡下的生活一直没有改变,原来讨厌的事物还是讨厌的样子,“我”长大了,但是也没有。“我”在喝酒的时候跟同事说,“我才两岁,因为每天不停地在奔跑,不小心就穿越到了现在。”电影里也总是闪回小时候的“我”在傍晚时分的田野小路上自言自语,天地一片暗蓝,“我”努力奔跑·。电影的最后大家总喜欢升华,和解,好像这就是生活。“我”离开的时候,小时候的“我”还在奔跑,然后回头,好像跟现在的“我”挥了挥手,告别。这才不是生活,这是一种理想。
但是和“我”不同的是,我从来不讨厌这个城市,但是我也喜欢很多其他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