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囗亭口
“这给谁治病的呀?”老栓也似乎听得有人问他,但他并不答应;他的精神,现在只在一个包上,仿佛抱着一个十世单传的婴儿,别的事情,都已置之度外了。他现在要将这包里的新的生命,移植到他家里,收获许多幸福。太阳也出来了;在他面前,显出一条大道,直到他家中,后面也照见丁字街头破匾上“古囗亭口”这四个黯淡的金字。
这是小说《药》中,华大爷买完“药血馒头”,回转家前的一段描写。文中的氛围,通过场景中增添的光线,老物件儿,人物的心情的比喻,或烘托或影射一些字面外的东西。其实,鲁迅的笔力如今看来还是不错的。当年学习课文时,并无这种认知上的愉悦感,更多的是在老师一再强调下,去记住那必考的中心思想,及文章的揭露性与批判性。从文学的角度上去如何欣赏写作手法,体验文字运用的细腻,这些从没出现在自己的学习心得中。所以,历来鲁迅给我留下的印象只是一把刀子,直刺反动派心窝的那把。他从来没有任何文学上的价值。
这小栓得的病好像是肺痨,也就是肺结核。最近网上看到一个疯传的新版成语,劳疫结核。当时初见之下,有个念头,结核即肺痨,实在有几分愕然。这所谓的偷换个别字,牵强扭曲地以图新义之手法,哎,实在不敢苟同。当然,有人好这口儿,他们自由,俺不会,权且发发个人牢骚。他们是宣传口大拿,不会和俺计较吧,哈哈。

非原创,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