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悲鸿名作欣赏



《珍妮小姐画像》是徐悲鸿1939年应时任比利时驻新加坡副领事勃兰嘉之托精心创作的,所获丰厚酬金即用於捐助抗战。画主珍妮小姐为星洲名媛,祖籍广东,她亦心系祖国,积极捐款支援祖国抗战。画中的珍妮小姐身穿旗袍,安坐藤椅之中,和煦的阳光从窗外散落在她的脸庞之上,面容恬静,姿态端庄典雅,仪态大方,尽显东方女性温柔娴静之美。画作完成後,勃兰嘉为徐悲鸿先生的艺术才华叹赞不已,并於1939年7月6日专门举办了颇为盛大的画作揭幕仪式,广邀艺术界人士前来欣赏这幅艺术杰作。当时在新加坡的郁达夫、张汝器、黄曼士、谭云山、李葆真、徐君濂等社会名流欣然前往,观後无不叹为观止。徐悲鸿本人对这幅画作也十分满意,特意请摄影师为其拍摄他与画作的合影,留作珍贵的纪念。







此幅《奔马图》作于(1943年),赠与当时重庆巴县县立女子中学校长向岑高(建国后为重庆市人大代表)。
在当时无论对于新中国、中央美术学院,还是徐悲鸿个人,都处于巨大的转变中。旧 的社会制度被取代了,徐悲鸿被任命为中央美术学院的院长,为人民服务成为新的艺术基调。徐悲鸿在美院成立典礼的致辞中称:“已往我们为专制的统治者服务,且有如此业绩。我们现为人民服务,应当有更进步的收获,更辉煌的成就,以迎接新中国的到来。”面对这一历史巨变,他的心情是“无限兴奋和愉快的”,当他以这种坚韧乐观、积极向上的心态作奔马时,其笔下奔马亦有一种恢弘的历史感,一种奔腾不息的精神,一种充满力量感的强悍作风,恰如徐悲鸿此时的心境。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