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及其影子——柏格森、德勒兹思想节选(2021.05 整理)
1.欲望的配置——抽象机器=物质+功能——物质=未成形的实体
2. 意识分开事物的愿望是永远不能满足的,意识被这个欲望驱使,用象征来代替实体,或者只通过象征看实体,这种因为被折射了所以被切成片段的自我更加符合社会的一般需要(特别是语言的需要),所以意识倾向于后者,反而把自我忘得一干二净。
3. 把意识放在有意识发生于其中的时间,作为一种性质来看待,或者放在有意识被投入其中的时间,那就是将其作为一种数量来看待。
4.1.没有能独立于陈述之外的命题,同理也没有能脱离符号存在的语言,语用学是逻辑学,语法学的基础,而非对它们的补充; 4.2. 后面作者用"道"来比喻无器官身体,所谓无器官身体就是强度穿其而过,但其本身不能层化亦不构成场域;4.3.关于受虐狂这段写得真好,受虐的原理绝对不是庸俗精神分析说的什么缓解深层焦虑,而是通过挑战欲望-快感的虚假关联机制来向欲望内部进发,寻找不以快感做尺度的愉悦(所以,东方房中术归根结底都是在教你怎么搭建无器官身体)。
5. 语言因为只能描述"非私人"的意识活动从而使得决定论者产生了一种虚假的共相概念,产生这个现象的根源还是柏格森之前提到的,人类意识不能把握整体却偏好切割认识对象的特质。通俗自由意志鼓吹者试图论证的自由无非是绵延或者空间的折射,真正的自由不是选择和解释选择的理由,而是动作本身,我们就是我们的性格
6. 在未来语言的设计中,需要发明一个词汇来表达"把事物的种种状态看作类似我们自己状态的状态""把一切现象看作跟我们同样地延续下去"。
7. 表现增加强度构成情感,而身体是无数影像的中心,身体仍然是一个影像。知觉:我们可能对事物施加的行为(感觉则是实际施加的行为),情感:事物可能对我们施加的行为。知觉对象和身体之间没有距离了,那也就是情感了,情感不是知觉的源头,而是构成知觉的不纯粹成分。物质是不可知的,为了让物质进化,人类既需要初级的营养器官,也需要更高级的服务器官,这个器官的一端接受外部印象,一端执行运动。没有能脱离知觉存在的记忆,但记忆不能取代知觉,否则记忆没有作用。知觉的真切性在于延长了行为,而不是加强了知觉的空间扩展性:现在才是意念的运动,过去只是一个意念。
© 本文版权归 Rafael Cao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
Rafael Cao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萨德福音:向天主祈祷你能受更多的苦 (4人喜欢)
- 小孩被打 (3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