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独居日常
查看话题 >关于要不要开始讲话
去年在上海找了个还算稳定的工作,开始了独居的生活。
写完了开头,停下很久,不知道该怎么继续讲下去。脑袋里积攒了很多触感和片段,但是要说起来,又不知道从何开始讲起。从最开始说吧,显得累赘,从眼前开始讲吧,又觉得琐碎。那索性,我就来说一说独居生活中的讲话好了。

为什么想要讲话呢?
其实平时工作日都还是会有很多话要讲的,比如“你好,麻烦给我拿个菜包,两个鸡蛋,谢谢。”,比如“张总,您看这个问题这样处理是否可以,如此如此,这般这般”,再比如偶尔要给客户做做培训“各位领导、老师好,今天要介绍一下我们产品的主要情况及简单的使用演示,内容主要分为四部分... ...”,有时下班的时候,声音都有点哑了。
说了,但又没完全说。
下班的时间,说起来还是蛮健康的,学习、锻炼,睡前看看打发时间的视频,10点开始收拾,准备关机睡觉,一天又一天,其实也是平静而简单的生活,偶尔也会有些鸡毛蒜皮的小情绪,但很快在忙碌的工作里被冲淡,在每天晚上闭上眼,脑袋关机之后,被快速转动的眼球打碎,随着早晨在厕所里,释放的膀胱析出液体一起冲进下水道。
说实话,我还蛮喜欢这样简单的工作日的。但周末,我说,还是要留一天给自己挥霍。
一年的时间,在周末逛了上海好多的地方,看了很多的展览。作为一个普通的劳动人民,虽然每天对着实实在在的现实工作,注意力被各类事务占满,但脑袋里或多或少,还是存留着一些精神的小花园。年岁渐长,这小花园也羞于展示给周围稍微熟悉的人,若拿出来展示,担心保不准就变成一些奇怪的谈资。
社交软件的展示框里,基本就只有一些无关于个人情况的游览照片了。
手机里的时代信息爆炸,但是在同一时刻,总是有大量重复的内容,可能媒体们都有敏锐的热点嗅觉,自觉或不自觉地挤在最热闹的地方。若想看一些不一样的内容的话,就只能到其他地方去找一找。
在挥霍的周末,我还是攒下了挺多回忆,都在没有我的照片里。今晚,在周围的图书馆,我翻到了林语堂关于旅游的享受的文字(《生活的艺术》),我想,我也该在这挥霍的时光里,留点时间打理打理我的小花园,种点自己喜欢的东西了。
这就是为什么我想开始讲话的原因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