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单|如果把一本书比作一杯夏日饮品
公众号:在你遥远的身旁
作者:小玫瑰
又到立秋,才惊觉今年夏天好像快要过完了。窝在三伏天的空调房里,最常做也是最快乐的事莫过于喝冷饮看书,吃饭看剧,听歌码字。
写这个书单的时候灵机一动,如果把一本书比作一杯夏日饮品,不知道今天这个private menu里是否有你们爱喝的呢?
①🥃冰威士忌:《如果我们的语言是威士忌》
这本书是村上春树记录他和妻子苏格兰和爱尔兰一行的游记。几篇关于威士忌的小文,短短一万来字,读起来清凉解暑,平静十分。
"争取把我在旅途中品尝到的各具特色的威士忌的风味、其令人意犹未尽的口感以及在那里认识的“沁入威士忌”的人们的印象完整地转换成文字形式。
如果我们的语言是威士忌,当然就不必费此操办了。只要我默默递出酒杯、您接过静静送入喉咙即可,非常简单非常亲密非常准确。"
如村上所说,如果语言是威士忌,只需共饮一杯,你便能简单粗暴又精准地知道我在说些什么。可在我看来,更多时候,即便两个人在同一个地方喝同一瓶酒,也能琢磨出各自的心事和味道。
不管交流的介质是语言也好,酒精也罢,追求不过是心意相通的刹那。如作者所说,"我们的语言有时会在稍纵即逝的幸福瞬间变成威士忌"——当然,这种"千言万语尽在不言中"的默契是极少数的例外了。

在Islay island,每个酒厂都有自己的酿酒处方、取舍标准和生态哲学。木桶的选法、所用河水的品质、泥炭的用法用量以及仓库贮放倾斜度等等,这些因素都会很大程度上影响酒味的特征。
不由想到人亦如此。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处事哲学和章法,用独家方子,把自己酿成极具风味又独一无二的灵魂。
“很难说哪个好。哪个都好,哪个都可以明确品出(palpable)味道的个性。”我坦率地说。 伊安这才露出微笑,点了下头:“这就对了。别用脑袋这个那个考虑那么多,也用不着看说明书,跟价格更没关系。多数人以为年头越多越好喝,但并非那样。既有岁月使之得到的,又有岁月使之失却的。蒸发有其增加的东西,也有减少的东西。终究不过是个性差异而已。” 交谈就此结束。在某种意义上是哲学,在某种意义上是神谕。村上春树《如果我们的语言是威士忌》

其实读这本书之前,我偏爱成熟的成年人的魅力。追求着时光打磨下的光彩和增添的韵味,却从未想过岁月也会有使之磨损和减少的。
人生的不同阶段都有其独特韵味,如同不同年份的威士忌,"终究不过是个性差异而已。"
②☕热枫叶拿铁:《她一生的秘密》
春夏期间穿插着读完了四十多万字的大部头《罪与罚》,但这并不是我的"那一杯"。也读些清汤寡水的书来平心静气,不过久了也难免会乏味厌烦。
在这种阅读疲乏的时刻,尤其是在夏天昏昏欲睡的午后,会很想看点能提神的。于是打开了这本标题便让人遐想连篇的小说。悬疑的面纱下,细腻动人的故事远超期待,久久难以忘怀。
少女洛瑞尔亲眼目睹母亲杀死了一个男人,之后的五十多年里,她独自背负着这个沉重的秘密,与家人们渐行渐远。母亲临终前,洛瑞尔下定决心要找到被尘封的真相,驱逐这片长久笼罩在她心头的阴影。
澳大利亚女作家凯特·莫顿讲故事的功力了得,构思巧妙,反转不断。时空交错的叙述线下,战争时期的逃亡和冒险、时光深处的温暖和深情,如同电影画面般娓娓道来。
这本书我熬夜一口气看完了,像是啜饮了一杯温热可口的枫叶拿铁,哪怕因此失眠也心甘情愿了。
③🧂凉白开:《当下的力量》
这本书如果只是草草翻过,会觉得它平淡无趣。如果没有跌到底的经历,没有体验过深沉的痛苦,也很难感同身受书里的内容,所以它适合“被毒打过”的人——
生活若水般寡淡无味,大抵只有折腾过也沸腾过,尝过世间百态百味之后,才能品出白开水的滋味吧。
这本书值得静下心来细细研读,学习不去抗拒本然,学习接受当下和万物无常的本质。在躁动不安的夏日,它能帮你更深地感受当下,探索内在的宁静和平和,是去浮躁降火气、也是最解渴的选择。
书中有很多富含哲理的章节,如果篇幅允许,我真的很想引用全文。这里只分享对我最有启发的其中一点:对钟表时间和心理时间的区别。当你的心理时间和钟表时间不对等,你就没有活在当下。
比如,你在过去犯了错误并在现在汲取了教训,你利用的是钟表时间。但如果你在心理上不断地回忆你过去的错误,进行自我批评或否定,这时你将错误变成了自我感觉的一部分,它就变成了心理时间。
同理,如果你为自己设定了目标,并全力地关注你在当下时刻所采取的行动,你是在利用钟表时间。然而,如果你过于注重目标、结果或成就,当下失去了固有的价值,沦为了通向未来的踏脚石。
“当下时刻是你所能拥有的一切。从来没有一刻你的生命是不在当下的。”我们常被充满时间的思维占据,悔恨过去、憧憬未来,却忘了当下才是我们唯一能掌控的。
摸爬滚打之后重新翻看,会发现很多曾经苦苦追寻的答案,原来早就有人写在那里了。但如果你的身体和心灵——而不仅仅是思维,能够懂得书里抽象的文字,那么离迎来平和喜乐的那天还会远吗?
④🍍冰镇菠萝啤酒:《摇摇晃晃的人间》
在我的词典里,对一个人最高级的形容词是“灵”——形容这个人有灵气,像是自带一种天赋或气质。
余秀华便是很灵的一个人,她真诚、纯粹,直白到近乎粗鲁,大胆到惊心动魄。她张嘴说爱,说性,说情欲,明明赤裸裸,却有种光明磊落的诗意。
“她的诗,放在中国女诗人的诗歌中,就像把杀人犯放在一群大家闺秀里一样醒目—别人都穿戴整齐、涂着脂粉、喷着香水,白纸黑字,闻不出一点汗味,唯独她烟熏火燎、泥沙俱下,字与字之间,还有明显的血污。”

如果用一种饮料去形容余秀华,她一定不是印着外文的昂贵洋酒,不是装修精致的咖啡厅里的拿铁,不是网红奶茶店里的奶茶。她甚至不是解渴的白开水——不具备解决现实问题的功能。
她的文字让我想到一罐冰镇菠萝味啤酒。含有浓度不高的酒精,但一定是由庄稼酿成,暗示着一种粗犷的原始美。
而且必须是菠萝味的,不是蜜桃西柚这种娇俏粉嫩的水果,是原本带点刺的,充满重量和力量的热带水果。让人很容易联系到艳阳、雨林、青草、露水、大地和作物。

看这本书之前,零零散散看过她的一些诗,折服于她汹涌的才华——“如果给你寄一本书,我不会寄给你诗歌/我要给你一本关于植物,关于庄稼的/告诉你稻子和稗子的区别/告诉你一棵稗子提心吊胆的/春天/"。
再比如红极一时的《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至今读来还是会心头一颤,“灿烂得你目瞪口呆”。
其实,睡你和被你睡是差不多的,无非是 两具肉体碰撞的力,无非是这力催开的花朵 无非是这花朵虚拟出的春天让我们误以为生命被重新打开 大半个中国,什么都在发生:火山在喷,河流在枯 一些不被关心的政治犯和流民 一路在枪口的麋鹿和丹顶鹤 我是穿过枪林弹雨去睡你 我是把无数的黑夜摁进一个黎明去睡你 我是无数个我奔跑成一个我去睡你 当然我也会被一些蝴蝶带入歧途 把一些赞美当成春天 把一个和横店类似的村庄当成故乡 而它们 都是我去睡你必不可少的理由

这本小册子从六月份开始就摆在我的床头,偶尔瘫倒在床上伸伸手,不用在意上次看到哪里,随意翻翻也会有惊喜。
一日,我开着录音,打开我喜欢的部分,胡乱朗读。
一日,我在冷气充足的书店,看余秀华的最新微博和公众号。看她新写的诗句,看这些还没来得及变成白纸黑字的横竖撇捺。
我跪在水风里,不知该向上苍许个什么愿 他给了我那么多,而我却挑选不出想要的 这个旧魂魄 在什么时候都把自己弄得一无是处
余秀华,公众号:余秀华今夜,我和我的羞耻一起到了异乡
又一日,“给你读首诗吧”,我说。他就坐在离我一米不到的床沿。
于是我就那样斜躺在床上,手举这本小册子,读了一首又一首。
-END-
公众号:在你遥远的身旁
作者:小玫瑰
本文原创内容版权归小玫瑰所有
未经授权 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