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 | 人生第一次出国,我变成了浪漫主义者
| 环球小故事 Ep.2 |

大多数人应该对自己第一次出国的地方印象深刻,好的坏的体验,都会让你知道,关于旅行,你想要什么,你不想要什么。
我2013年第一次出国,和很多中国人一样,选择了泰国。
彼时,《泰囧》大卖,火爆东南亚,但可惜,我并没有看。导致我到了素万那普机场时,看到很多人在电影中著名的对向扶梯那打卡拍照,我还以为看到了明星。
唯一吸引我去泰国的初衷,就是大海。
2013年的时候,我只见过厦门和青岛的海,觉得自己非常可怜,并没有看到纪录片和电影里那种沁人心扉的蓝,急迫地想去更远的海看看。

泰国是一个非常完美的首次出国地,便宜的物价,好吃的泰餐,fruit shake,chang啤,完全不同于国内的风情,有南方的海,也有北方的山。你还可以用着东南亚的价格,认识很多欧美来的游客,了解到更远的人土风情。
下了飞机,我和朋友直奔沙美。一个曼谷旁边的土著小岛,我做攻略的时候特地避开了普吉岛,芭提雅这些热门大岛,因为太吵闹。
我还记得当时按照攻略找到机场旁去沙美的公共交通巴士点,结果被告知已经停运了。那时候网络旅行信息远远不如现在发达,但我已经展现出了旅行的天赋,就地沟通了一番,知道已成事实,便立即找了辆taxi来砍价,出发。
taxi开到Rongyong码头,乘坐当地特色的彩色小船上岛,我们没有看到中国人,心里窃喜。40分钟后,沙美岛码头上巨大的美人鱼半裸雕塑迎接我们开启这趟旅程。
沙美开启了我内心的浪漫基因,可能一切也是因为大海。
在这里,我第一次见到有不同蓝色层次的大海,见到了细软洁白的沙滩,见到了迷人的日落,认识了几个泰国朋友,还在夜晚的beach bar里和世界各地来的游客热舞了几曲,印象非常深刻的是,那一天,像才开始真正认识自己,打开自己,在这个世界里感受到了自我的存在。
我认为每个人都会有这样完全属于自己的时刻,只不过第一次尤其震撼,也可能是我的幸运,生来内心比较敏感,我完全地感知到并且接纳了它。
我不再是一个想着高考,考研,找好工作,为父母期望而活的女孩子了,也不再是一个被认为到了年纪就要结婚生子,“循规蹈矩”的女人,在沙美的两天里,我第一次知道,我就是我自己。
后来我才明白,其实那时候我就已经在思考:我想要什么样的生活,以及想变成怎样的人。

在沙美,我对大海和落日痴迷到无法挪步,作为一个当时还完全不会游泳的旱鸭子,我想跳进大海,被他拥抱,因为觉得无限温柔(damn,我现在竟然还能清晰记得那种感觉)。
岛上当时也几乎没有中国人,大多是俄罗斯和欧美游客,我有一种小鱼被放回大海的自由,后来每一次回沙美岛,我都有相同的感受,这让我对这座岛屿如此痴迷。

岛上的7-11是烈日下的避难所,海边的沙滩酒吧又是夜晚的天堂,第一次喝到我最爱的鸡尾酒Mai Tai,第一次享受泰式按摩,也第一次和现场乐队一起嗨。
我记得和乐队主唱在海边喝Chang的时候,他用生涩的泰式英文对我说:Lisa, you are shining.
海水反射着月色和星光,把他的眼睛照得特别亮。看着在海边这一群跟着音乐快乐扭动的人们,我突然理解“世界”的含义,尽管它那么肤浅,可我依然被震晕了脑袋。我第一次感受到了语言的魅力和泰式的浪漫,只是没想到,其实这一刻已经影响了我,以后,我就成了那个浪漫的人。

后来我大概又回来了泰国七八次,在小岛上住一个月就为了每天看日落,认识有趣的当地朋友体验了下泰式生活,也去边境小学支教,2013年的时候我们就已经摩托车环整个泰北了,清迈可能是最无趣的地方。泰国带给我的回忆太多,但如果不是写这些游记,我并不会想起。
旅行中经历过的很多东西已经变成自己的一部分,无需再刻意提及,但是当你缺乏力量和温柔的时候,它们一定会回来拥抱你。
这是旅行对于我的全部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