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
严歌苓 她身上负面那些特质,跟她的成长经历都对得上。 严歌苓明确说过写“一个女人的史诗”就是以她父母为原型,与小说中最后强行大团圆的结局不同,严歌苓的父母很早就分居,最终离异。 基本上就是严歌苓的母亲贾琳文化程度不高,文工团员,但后期似乎并没有进修文化,事业的顶点就是不到二十岁时在文工团吃青春饭的时候。曾有岁数比较大得首长看上过严母,但严母一心看上了严父。 严歌苓她父亲笔名萧马,出身大大大书香门第,严得爷爷是著名翻译家,严父解放后在部队担任文化干部,当时年仅二十出头。 严歌苓的父母到底如何结婚得未知,总之严歌苓明确提到是其母死追其父,结合“一个女人的史诗”中,女主爱上了出身书香门第的干部男主,在男主有女友的情况下,勇往直前,不顾一切,奉献青春与爱情,在他们一起下乡公干的时候男主病倒,女主悉心照顾在男主发烧迷迷糊糊时奉上了年轻的肉体,怀孕,在当时的环境下,男主只能与女友分开与女主结婚。现实里严歌苓的哥哥似乎就对应着小说里这个未婚先孕的孩子。 婚后严歌苓的父母几乎没什么共鸣,严母为讨好严父,简直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严歌苓写过两件事,第一她小时候父亲在家写作,母亲经常在旁边晃来晃去,是不是出其不意得发出一阵怪声,引得严父抬头,看到严母好似在做形体动作,卖弄身姿,严父苦笑接着低头工作。第二苦难时期家里好不容易弄到些小黄鱼,严母做好了不顾孩子缺乏营养渴望的眼神,只给严父吃,严父要分给孩子严母还不高兴。严母同样也是极度不信任,用尽一切手段尽最大努力监视严父。 在严歌苓长大的过程中,严父不断希望离婚,严母不顾一切反对。 wg中严父被关多年,严歌苓也参军离开了家。 1974年,严父被组织去集体创作”巨澜“的剧本时,与当时的著名电影演员俞平相识,俞平当时离异,带着一个儿子,二人处境和文化背景类似,很快相爱,严父再次写信要求离婚,严母要求两个子女去阻止严父,严歌苓开始听从母亲指挥,去威胁严父,问他时要女儿还是要那个女人,但严歌苓低估了父亲离开母亲的决心,以及实际看到父亲被关被隔离审查那些年的生活,以及对新生活的向往之后,长大后的严歌苓也知道父母从头到尾并不合适。严歌苓最终没有再干涉父亲。 1980年,严歌苓根据萧马的一篇短篇小说《无词的歌》编写了电影剧本《心弦》,1981年由上影拍成电影。影片署名是严歌苓,主演是俞平,这时候,严歌苓还没有一个文字发表在报刊上。她当时不过22岁,在这个年龄上,能有一部电影拍摄成功,带给她极大机遇。 严歌苓后来承认,这个作品她得改编并没通过,然后严父自己写了,但挂到了严歌苓名下,电影又获得成功,是严父和俞平送给她这个机会成名。 严母一直死托,直到1982年,才正式离婚,严母一直说,还是文革好,要是能继续把严父关起来,他这辈子也离不成。 严歌苓后来照顾母亲,劝母亲再婚,但和父亲以及继母关系一直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