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记:灵山岛
因为各种小插曲,我最后决定去一趟灵山岛。虽说灵山岛之行是临时起意,但我确实是带着目的前往的,去灵山岛所为三事:日落、星空和日出。
出行时间是周日上午,并打算周一上午回来。中午十二点多的时候,坐了一个多小时公交的我才来到积米崖码头。从码头到灵山岛有快艇,上午和下午各一个班次,航行时间大约40分钟。一路上昏昏欲睡,到达灵山岛已经是下午两点多。
上了岛不免有些失望,太阳火辣辣的,远处的海雾蒙蒙一片,再加上身体有些不适,我只想快些回青旅。我订的那家青年旅舍距离码头大约两公里多的路,小岛上没有出租和公交,只有又脏又破的观光车,20元一位,可以在半个小时内让你逛完整座岛。我最终选择了步行。
半个小时后,到了青旅,老板是一个老大哥,给我指定了房间,我订的是床位,不过因为第二天是工作日,很少人会在晚上留宿,而且青旅距离码头太远,所以只住我一个人。房间位置也很好,窗外就是大海,此时阳光从偏左的位置斜射进房间,黄昏时刻应该正好可以看到日落。

休息到四点多,精神好多了,我才出门。沿着环岛的小路往码头方向走,这才有心情看看周围的风景。此时太阳已不像上岛时那般毒辣,远处的雾也少了,路的两旁的树洒下阴凉,和着微风,倒有一番惬意。灵山岛是一座高岛,环岛路在半山腰,上下有少量住户,地势较缓的地方种上了农作物,玉米、谷子,还开垦出一畦畦菜地。一路上也没有遇见什么人,据说岛上居民一共不足3000,路上伴我的只有树丛中到处的鸟语蝉鸣,清净中又显热闹。

因为地方不大,村子隔几步就有一个,村子给人一种特别的感觉,有石头、土胚堆砌起来的房子,也有木头、玻璃搭建起来的阁楼,有土生土长的老瓦房,还“引进”了别致的民宿,我看到露天的大灶台,还看到土地公公的小屋两侧分别写着住宿、歺饮,越接近码头,两边的民宿、旅舍越多,名字也各式各样。听说这里的一砖一瓦都是通过船只从外面运来的。

霸母树种在沙嘴子村东头,有800年的历史,是整座岛年代最久远的树。我刚去旅舍途中竟然没注意到这棵树,树上被游客绑上红色的丝带,寄托着他们的心愿。而对于岛民,这里是一个很不错的乘凉之地。
我在接近码头的地方找到了贝壳楼,据说这座岛上的标志性建筑用了500多种共计一百多万只贝壳,被称为世界第一贝壳楼。贝壳楼是一个叫肖永生的人花了30年建造的私人建筑,目前还在不断完善中。贝壳楼分为3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明显的中国古典风格建筑,而另外两部分则充满异域风情。整座贝壳楼外面嵌满了贝壳,室内的橱窗里也陈列着各式各样不同种类的贝壳,而浅绿色的内饰给人一种清新别致的感觉。


出了贝壳楼继续向北,一直走到岛的最北端,这是整座岛唯一收费的景点,里面有背来石、烽火台和小灵山,三小处景点都有自己的传说故事,我其实并不十分感兴趣。此时已经六点钟,我打算在这等日落。这里是灵山岛的最北一角,绝对是看日出日落的最佳观赏点,可惜今天运气不好,只有落日,没有霞光,落日余晖被远处的海雾吞没,只剩一轮红日慢慢没入海面。

回去以后我躺在旅舍天台的吊床上等待看满天星空,隔海相望的黄岛已经灯火点点,摇摇晃晃半天,我不觉有些困意,就没有再等,早点休息去了。

凌晨4点我爬起来打算去老虎嘴看日出。天还没亮,显得小岛更加安静,除了放哨的海军,没有看到其他人。经过了一夜,路上已经又被蜘蛛精又布上了路障,老虎嘴距离旅舍大约1.5公里,当我到达的时候天已经亮了,可惜路在这里被封上了,我只好原路返回。返回路上还看到了一座灯塔,孤零零地屹立在海边,我沿小路下去到了灯塔脚下,一回头看见山头霞光一片——今天的日出肯定很美,可惜留下了遗憾。



回到宾馆,我稍作休息,准备回家。对这个旅程也不想多说什么,对三件事都没很满意,也许很久很久以后的某一天,我还会回来,谁知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