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的美学
《街道的美学》上下集,日本建筑师芦原义信,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1、10年前开博客,一帮博友围绕一个专题拍照片。一位建筑专业教授博友讲授如何解读城市。对建筑产生兴趣,偶尔了解建筑类图书。街拍与建筑关系密切。城市是建筑丛林,应该了解点建筑知识。
2、读书就是这样的。因为书中引用其他书,会把那本书也找来读。《街道的美学》里有讲到法国建筑师勒.柯布西耶。网上找到他的介绍,开了眼界。柯布西耶设计的那个皮埃尔教堂,波折丛生,历经46年才建成。对光的利用真是巧妙绝伦。柯布西耶的思维方式值得学习研究。
3、作者对意大利城市的广场较为推崇。这些年,我国城市建设也很重视加强城市公共公间建设,广场、绿地、街心花园注意规划建设,更加重视以人为本建设城市。
4、枯山水园林,京都龙安寺、妙心寺的较出名。学习中国,善于创新。日本文化,安静、死亡似乎是永恒的主题。
5、日本居民也是万国旗晾晒的,作者呼吁改变。
6、作者引美国建筑师、评论家鲁道夫斯基《人的街道》一书:“街道不可能在什么都没有的的场所存在,亦即不能与周围的环境分享。换句话说,街道无非是该处所建的成列建筑物的同伴。街道是母体,是城市的房间,是肥沃的土壤,也是培育的温床。它依靠人类的人性和周围的建筑而生存”。
7、“笔者三十年前第一次来到意大利广场时,当即感受到,由坚固的石墙所围合成的广场外部空间,就像是没有屋顶的室内空间”。独特的发现。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