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08.11
第一期的冥想结束了,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我的变化确实挺大,在中间除了纯粹的心理学知识,我自己也额外去别的地方扩展地看了很多有趣的宗教学和神秘学相关的内容,对我的观念确实产生了不少正面的影响。
回忆起自己的报名的缘由,不得不感叹宇宙法则的强大,特别是吸引力法则。在七月的上旬,我的负面情绪压力到达一个峰值,连父母的电话我开始拒接,更不要说已读一周不会的微信信息,每天剖析自己想到头疼,给父母打电话崩溃大哭,一边哭一边分析自己被负面情绪折磨的这十年。接着第二天就看到了正念冥想的软广(还是发在我每天都会看的一个生活方式博主的微博上),然后华为运动健康的app也出现了冥想课程的报名,如果是过去的我,一定会研究个半个小时,看完2-3遍推文内容,去知乎豆瓣以及各种网页看完评价,然后完整了解一遍什么是正念,最后想了想还要花钱算了,就把这件事给忘了。但是那天刚好在和母亲打电话,鬼使神差地和她说了这件事,她却很坚持让我去试一下,差不多是在半推下我就报了名,最后给了我超预期的影响。
从小到大,我是一个很坚持相信——唯有自救才能活下去——的人。上学的时候,我几乎从来不问老师和同学问题,实在解不出的题目就看答案,然后尝试复刻答案过程,举一反三,虽然对维持我的成绩排位很有帮助,但是也让我远离了合作模式的学习氛围,除了考试成绩,几乎没有什么存在感。青少年后期,这种思维的弊端慢慢体现,也开启了我的痛苦十年。我内心潜意识排斥向人寻求帮助,让我在大学吃了很多的亏,考试没有办法把握住老师出题的特点和传统的考试范围,找实习没有人指导,甚至申请除了半吊子水平的中介也没有办法得到建议,更不要说后来各种networking活动。越相信这种狭义的“自救”,我就越抗拒别人的帮助,甚至产生了严重的imposter symdrom,对于一切善意的帮助和天意的安排,我都觉得这些东西不应该是我的,我不配得到,这个也和我内心中另外一种意识(吃苦才能成功)有关系。
当然我觉得这种思维没有任何错误,它是中性的。它在很多困难的时刻帮助我变得坚强,但在很多时候它不合适。我也不应该只有一种直觉。它阻碍了我的很多体验的发生。人活一世,意识是来体验万事万物的,失败辛苦折磨伤心都是一种经历。但这种思维就想一个固执的母亲,把我“保护”得太好了,如果一个选择有5%的概率会走向这些负面感受,它就会替我下判断否决掉这个选择。这也是为什么我时常感到从生命体验上看,我只有当前寿命的2/3那么大,因为有1/3该发生的事情都在萌芽阶段被我的直觉扼杀了。
说回正念,它让我更多地体会到了当下。说实话,大部分的冥想过程中我有走神,但意识到自己在须臾之间能同时为那么多的过去伤怀和为未来担忧,这个觉察过程本身,对于我也是一种进步。
© 本文版权归 豆友234906133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