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孩子可以发脾气,但千万别用这三种方式
好的教育都带着克制,千万别用这三种方式,给孩子的成长蒙上阴影。
来源|妈妈抱团
最近,被一条“妈妈两次将女儿扔进垃圾桶”的新闻震惊了。


一个女孩放学回家想让妈妈给她买冰淇淋。当时妈妈正忙着做饭,就耐心地和她解释,并答应她“饭做好带你去”。女孩却不依不饶,一直吵着要吃冰淇淋,还在地上打滚。 妈妈的火气“噌”地一下就上来了。拽起女儿就往外走。一边吼着“这么不听话,养你干什么”,一边把她扔进了垃圾桶。丝毫不理会垃圾桶里的酸臭腐烂物,和乱飞的苍蝇。路过的好心人将女孩拉出来之后,妈妈又再一次将她丢了进去,还拿塑料袋套住了女孩的头。妈妈毫不避讳路人谴责的目光,狠心地让女孩在垃圾桶里待了将近半小时,直到有人提出报警,妈妈才妥协。事后,有网友一针见血地指出:这不是教育,而是对孩子身体和精神上的双重侮辱。是啊,也许这只是妈妈随便发的一次脾气,但恐怕会成为女孩一生都抹不去的阴影。“发脾气”是最无用的教育方式,很多父母却百试不爽。因为它既可以让父母发泄不满的情绪,又能达到“控制”孩子的目的。然而,错误的发脾气方式,是给孩子的精神虐待,最后可能会养出一个“问题孩子”。难道那些优秀的父母就从来不发脾气吗?并不是。只是他们懂得:孩子犯错时,也是父母最容易犯错的时候。再气再急,也不要用这三种方式教育孩子。01
“威胁式育儿” 是对孩子的情感抛弃

在综艺节目《超级奶爸》中有这样一幕。奶爸李健要带儿子去剪头发,但是儿子就是不愿意去,还一直在哭闹。李健好心劝说却以失败告终,耐心被磨灭之后,他就对儿子发起了脾气:“我数3声,3、2、1…”儿子听完后哭的更大声了,吓得手足无措,但还是对着爸爸妥协了。这是典型的“威胁式”育儿,它通过要挟的手段逼孩子就范。看似无害,却最伤人。《无条件养育》中提到过,父母的这种做法叫“爱的撤回”:是一种情感抛弃,它是比体罚更冰冷的惩罚。尤其是父母说“你再不听话,我就不要你”之类的话,就是在“扼杀”孩子的安全感,会让孩子产生焦虑情绪。让孩子有一种心理负担:我只要乖乖听话,爸爸妈妈才不会丢下我。被威胁后变得乖巧和听话的孩子,只是因为“恐惧”和“害怕被抛弃”而选择的被迫妥协,而非发自真心地想去做。微博上曾做过这样一个小调查:那些被恐吓长大的孩子,最后都怎么样了?结果显示:有78%的人说自己在成长的过程中收到过父母的恐吓,其中有39%留下了心理阴影。有一位网友的回忆很扎心。 小时候,妈妈说的最多的就是:
你再不听话,妈妈就不要你了; 你就是捡来的,再这样我就把你丢回去。
就因为妈妈的这些话,她被吓了整整18年,每天都过得提心吊胆,担心自己哪一天会被抛弃。

02
爱“谈条件”的父母
最容易削弱孩子的自主性




03
“内疚式教育”
让孩子压抑而自卑




04

(《转载声明》:本文转载网络,原文未标注作者,文章及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本号赞成并遵循微信公众平台关于保护原创的各项举措。本号部分推送文章、图片可能未能事先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无法查证真实原作者,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原作者留言联系我们。经核实后,我们会及时删除或者注明原作者及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