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敢把事说的具体一点吗?
我发现,很多人,包括以前的我,总是喜欢概括性的描述事情,上升到一个更高也更笼统的层面。
分析了下原因,可能是因为语文总是让给你我们归纳中心思想,总结这段化的主要意思,哈哈,开个玩笑,语文老师说,这锅我不背

真实原因嘛,我瞎猜了几个:
1. 掩饰自己的无知:总要说点啥子表明我要是有立场的嘛,不然显得我没主见;
2. 没想透:这好像是和XX类问题是一个意思,嗯,嘴比脑子快,先秃噜出去;
3. 显摆:瞧我总是能上升到一个更高层次,指点江山,咳咳,点评众生和社会百态,精准归纳通病,厉不厉害,嘿嘿,内心已赞美自己一波。
1和3,是病,得治。关键是,他得自己认同自己有病(这太难了),还得自动愿意治(这更难了),不过总会被提醒,要么被社会毒打,要么内心感觉空虚,要么。。。。。。,总之,方式很多,也算是好事一桩,毕竟,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将。。。。。。
2嘛,还是有科学方法的,简单说,就是说具体点,向下分解详细说,而不是想上笼统归纳。
Opinion is cheap-Margaret Simons.
观点是最廉价的,事实和论证才有价值
举个例子:
A:我老公太懒了,最近家务总是找借口不做
B:哎,不光你老公,好多男的一结婚就把老婆当女佣使唤了
A:就是。女人太不容易了,既要赚钱又要照顾家里。
事实是:A老公就是最近两次玩手机,不想做拖地,被A看见,狡辩了几句。其他家务呢还是马马虎虎过的去的。
再来看B的说法,偷换了很多概念,把“最近”改为可一结婚就,把不做家务改为把老婆当女佣使唤,“好多”也是没有啥可信度的,可能就是身边最近有两三个人说这事,或者刚看了一个类似报导。从个体上升了到了群体,从单个时间点上升为长期行为。
再接着看A,更是偏离的离谱,从原始的做家务,已经上升到女性幸福的高度了,笑哭
生活太狗血,那工作这样,要让人吐血
举例:
A:现在项目的研发leader太忙了,啥都要干
B:我们一起分析下,帮你解决下工作负荷大的问题吧,你说说主要工作都有哪些呀?
A:天天分析bug啊,还要追进度啊,还要和客户沟通啊
B:哪个工作量占比比较大呀?
A:都有啊,都要干啊。太忙了,要加人
B:。。。(我想静静,静静,你在哪)
工作,无非是认清问题,解决问题。
抱怨没用,大声叫也没用。不是不体谅你忙,你倒是说出来个123,有个量化,哪些工作占工时最多啊,有些是流程问题,那制定流程,有些是工作方法问题,需要梳理好对接文档清单、接口人、文档存储位置,不用每次找你告诉ABC,让对方看文档,拆解完工作还是多,那就加人嘛。加人要成本,也要时间,面对现实,解决问题才是王道。
好嘞,那我要是挺清楚,对方总“归纳”咋办?
要么闭嘴,要么开口:
“啊,咋回事?你具体说说” 5W1H 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