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假回家后的一些小感触(二)
这次回家,感觉家乡里的人做事方面好像有那么一种说不上来的别扭。大概可以概况为:搞不清楚做事情的重点是什么,并且擅于回避问题。
举两个例子
一个是 我大姨去贴膜,被商家坑了,贴一个中档的膜花了100块,还一直起泡,来来回回跑了八趟。我跑去质问商家干的这是什么事,斥责他欺负老人。他满口否认,并且声称大姨每次来,他都好声好气的说话,一点没不耐烦,说我冤枉他(只恨当时没阴阳怪气说这句话:“对,你没欺负我大姨,你只是让一个五十多岁的老太太花了一百块钱贴膜,还因为贴不好来这跑了八趟”)。于是我又问:“那为什么膜贴不好?你是干这个的,拿了钱干不了事?”他解释:我也不想这样啊,我每次换新膜贴我也贴成本呢。
我现在回想起来,还有些好笑,这是理由吗?我承认每个人都不容易,但是他这样是在利用别人的同情心赚钱啊。他光说自己不容易,那别人就容易吗?我在这件事情上可以接受的相互体谅的最大限度就是;“花一百,把膜给贴好了”钱花多了就花多了,挣钱不容易。但是坑钱还没技术,就忒侮辱人的智商了“
二个就是,带小孩去商场(同一个)儿童区玩投币的游戏机,五楼有一个区域,三楼有一个区域,五楼没人看着,有一个滋水枪的游戏,水枪的水已经滋到了屏幕中间,屏幕里的准星还在左边框上呆着。当时想找工作人员,发现这里根本没有设置。后来小孩玩腻了又去三楼玩,办卡的时候我就问:”里的游戏机要是像上边那样水枪滋到中间准星还在边上怎么办?“工作人员的回答真的是让我气笑了。她说“这你就不用管了”(这是原话)。我真的气乐了,反问她:“什么叫不用管了,我花钱了凭什么不管?”她悻悻的无言以对。
这两件事让我不禁感叹: “我花够了钱,商家满足了我的合理需求“这不是最基本的等价交换原则嘛?为什么他们这都不明白,是因为这个小县城大部分人都不懂得维权才让他们这样的嘛?他们也有当消费者的时候,难道他们也会默许这种事情嘛?
还有就是大姨的软弱,怎么就不懂的争取自己应得的权力呢.......
写的有点乱,该好好提提自己的表达能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