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地铁盛夏温馨推出“弱冷车厢”服务:同车不同温


夏日出行冷气充足的地铁是许多人的第一选择然而有些怕冷的小伙伴却总在心里暗暗苦恼“下次坐地铁一定带一件外套!”

有人怕冷,有人喊热统一的冷气强度总是会“众口难调”为了满足乘客对于地铁车厢温度的差异化需求武汉地铁推出了“强冷弱冷车厢”最近坐地铁的小伙伴有没有发现这个新变化呢? 实地探访看看乘客怎么说
8月12日下午6时
长江日报探城记者
来到地铁3号线
对下班高峰期的地铁乘客进行了采访
来看看他们对“强冷弱冷车厢”的感受吧

戚女士是一名新媒体运营工作者
每天下班都会乘坐地铁回家

戚女士
“今天站在这里,车厢温度好像比平时高一些,没有那么冷了。这样挺好,以后下雨天乘车,我应该会优先选择弱冷车厢。”
邱女士是一名28岁的上班族
上车时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站在了“弱冷车厢”
经过探城记者提醒
她在两节车厢来回走动
也感受到了温度的变化

邱女士
“在这里来回走一趟,确实能感觉到这边温度高一些。但是我是年轻人嘛,冷一点也无所谓,以后坐哪边都可以。”

“7条线路” “2节车厢”
8月9日起
武汉地铁陆续在2、3、4、6、7、8、11号线设置“强冷弱冷车厢”实现“同车不同温”以满足乘客的不同需求

据介绍,武汉地铁按照分区控制供冷的方式实现了列车强冷、弱冷的区分列车车头和车尾的2节车厢空调温度调高1℃,为“弱冷车厢”中间4节车厢维持原有温度为“强冷车厢”市民可以根据自己需求选择适合的车厢

据悉,目前1号线和阳逻线
暂未实施车厢温度分区

武汉地铁运营公司车辆中心车辆一部检修二车间主任邵微
“由于轨道交通1号线全程高架、阳逻线大部分为高架线路,考虑到温度受外界环境影响较大,执行效果不明显,暂未实施。”

1℃之差 体感变化明显
仅仅提高1℃



会有差别吗?带着这种疑惑长江日报探城记者随车测试了一番从站台两侧的“弱冷车厢”登车第一感觉是进入车厢后感受到的车内温度与站台温差不是很大没有“冷飕飕”的感觉 在“弱冷车厢”停留片刻后再往列车中部走去进入“强冷车厢”后明显感觉到车厢内冷风更大手臂上的汗毛也一下子竖了起来凉爽的感受十分明显 在随车测试中据温度计显示普通车厢温度在25℃左右而“弱冷车厢”温度普遍在26℃以上会更适合老年、儿童等畏寒的乘客乘坐 贴心标识 乘车温度“自己选”


在地铁3号线宗关站 长江日报探城记者看到在站台两侧的屏蔽门处都贴有“弱冷强冷车厢分布示意图” 在列车内部车头车尾两节车厢的中部贴有“弱冷车厢”标识 据悉,武汉地铁车型分A、B两种车型A型车每节车厢单侧有5个门B型车有4个门2、3、4号线为B型车,其他线路为A型车因此,乘客从列车头尾处数4、5个车门就可以快速找到弱冷车厢的位置


“弱冷车厢”设置在车头和车尾 既方便想乘坐的乘客找到也最大限度降低了对其他乘客的影响让“怕热”和“怕冷”的乘客都能有舒适的乘车体验 小伙伴们你乘坐地铁时喜欢哪种温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