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妮宝贝,再见。
我不会再相信任何一个卖弄清高脱俗人设的人了。
先说明缘由,首先安妮宝贝也就是庆山发了条颇有争论的微博,倡导人们应该尊重隐私,不要把私人聊天曝光从而消耗社会信任。 在现有热点新闻背景下(霍某吴某),大多数人表示不敢苟同,如果没有得到对方的尊重,普通人只有曝光这一条路来与权利不对等的公众人物抗衡,恐怕那么多反对的评论让她动了气。 这是前话。 后面我在评论下看到了一个账号转发涉及黄色信息,于是我评论了个“色情图文,已举报。”之后,安妮宝贝就把我拉黑了,没错,她以为我在说她的微博。 她应该知道,在流量时代,大V和普通账号的区别,一旦被大V拉黑就相当于全平台禁言三天,且无法评论任何微博。这完全是另一种程度的权利霸权。而且是都没搞清情况的“误伤”,简直死不瞑目。状况都没弄清楚就拉黑删评,这又是什么温厚学佛之人的作风。 安妮宝贝是高中滥觞情调泛滥时期喜欢的作家,甚至着迷到买了一排,但她的书显然弊端太多,容易陷入自我堕落厌世又自恋的死循环。后来为了摆托这种心态,用了很长时间来修复,也开始发现她的价值体系实在有很多道德裂缝,然而,在她的唯美笔调和不厌其烦的修饰下显得合乎情理。被称为“青少年的毒草”不是完全没有原因,高中因为看太多而各种抑郁低靡,不好好上课整日写些孤独清高的文字,还有轻生的念头,这对情绪本不稳定,世界观尚未形成的青少年来说是有强大吸引力而又像黑洞一样甘愿被卷入撕裂其中的。 在她那里,我感受到“文如其人”的背离,感受到修辞手法的甜腻,开始对文学失望。对于任何岁月静好风本能的质疑和反感,这个世界上没有那么多小资的快乐,也不是精神净化之旅就要去西藏。 我的微博开始关注的人是她,这么多年的情怀支撑我虽然产生质疑但仍旧关注着,试图为她辩解而来欺骗自己,这样我才能相信文字之美是没错的,那么文学也是没错的。尽管她的清静佛学风和文艺已经对我没有吸引力。她给我的感觉,是背出《长恨歌》的李国华竟然也不过要拿刘墉和海报剪影来讨好小女生,是写田园诗原来只热衷于诗里的田园,是大谈环保坚持要坐空运过来的船,是爱自然抬脚走进森林巨木移栽装饰的奢侈店,喝雪山泉水泡的茶,要吃无公害的蔬菜,穿私人定制的衣服。这才叫生活。 这是郑重的脱粉仪式,是自己给自己青春期脑子进水做的总结。想起高中攒钱买的书,上课把书压在课本下看,微博名字来源于她,真是当初多少热情,现在就有多少心凉。也多亏有这个机会看清人品,不至于拉拉扯扯,自我纠缠。也不能算是脱粉,毕竟是被拉黑的,被赶出门户吧。 几年青春,换一句遇人不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