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美学通识课》:陌生的熟悉“人”,用通俗的文字讲述西方美学史
这次的书在收书之前我很迷茫,什么是西方美学?什么是通识课啊?
对于这些词语的概念我只有一个模模糊糊的印象,却从来没有去深究过究竟是什么。
总觉得“西方美学”一词离我是如此的遥远,却似乎有一点说不出的熟悉感。
而正是因为这一点熟悉感,让我在等待书到来的过程中显得特别激动。
终于在一个午后,这本书书通过快递到我的手中。激动地拆开包裹,跃入眼帘的是纯白的封皮。
封皮的左侧写着几个大字“西方美学通识课”,那端正的字体让我一下子想到了学校里的课本。
再仔细一看,封皮右边看似空白的位子,竟然还有几个压痕的大字竖着排列,不仔细看几乎无法辨别出——“通识课”。是寓意这本书对人们的教化作用是要“润物细无声”么?
这样有趣的排版,打破了我对它的刻板印象,也让我将它与学校课本区分开了。

这本书的作者是凌继尧,凌继尧先生是东南大学艺术学院的教授,博士生导师,艺术学国家重点学科带头人……他还是朱光潜老先生的关门弟子。
凌继老先生头上的光环太多,出版的著作也不少,其中主要著作有《西方美学史》,《古希腊罗马至中世纪美学》、《艺术设计十五讲》、《美学十五讲》等著作。
由他之前大量的著作能看出,本书一定是凝结了之前写作中的精华,能让人更加有所得。
翻开第一页,是文化部部长王蒙为本书写的总序,讲明了编这套丛书的原因:即作为复合型的领导干部,要善于汲取世界先进文明成果。把握好历史的发展规律,树立正确的三观与科学的价值体系,从而更好更全面的推动中国的进步与发展。
心里不由得暗自发笑,自己虽不是什么领导干部,但看这样的书对拓展自己的见识,了解世界历史是一定有好处的。
一看目录,本书一共分为了18讲,每一讲里的内容都或多或少在以前的历史课或美术课上有过初步的了解。哈,果然是“熟悉的陌生人”。再仔细一看,所见内容的编排特别有规律,根据西方美学历史发展的脉络,选择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流派及其代表人物来讲述其成就。
这样的编排顺序能帮我把脑瓜里乱七八糟的人物片段给串起来。
从第一讲的早期希腊美学和苏格拉底开始,就处处有惊喜让人学到了很多有趣的东西。关于苏格拉底,以前只知道他是柏拉图的老师,是一个伟大的哲学家。
而在看完书后得知,那句有名的“认识你自己”就是出自苏格拉底。他提出“美是效用”并将这个观点推演得淋漓尽致。
无论是人体五官,还是舞蹈艺术,亦或建筑雕像,实用既是美。近来针对“外貌协会”提出的“自然美”也许就是根据这个观点来的吧。
而作为西方美学史中最重要的时期,文艺复兴时期自然也在书中有一定的篇幅所交代。
在第八讲“文艺复兴美学”中,简要论述了文艺复兴和中世纪的关系,说到文艺复兴的概念和“文艺复兴”的术语本身源自中世纪,还形象地指出,文艺复兴对待中世纪的态度,就像一个反对自己父母的年轻人一样,在祖父母那里寻求支持,他情愿忘记中世纪所赐予他的一切,而过分夸大希腊罗马的意义。
看到这样的评论,让人忍不住会心一笑,却是具有通俗、生动、可读性强的特点。
而说到文艺复兴,自然不得不提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著名的画家、雕塑家、作家、自然科学家和工程师达·芬奇。
作为普通人更多的是从课本知道他画鸡蛋的故事,通过书里我知道了他是美学史上对不同艺术进行详细的比较研究的第一人,并且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书中还有很多这样类似的章节,让人在翻看中进一步了解外国的历史,了解西方美学。
一本优秀的书并不是用枯燥的语言、生涩的词句炫耀自己的只是有多么渊博,而是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大道理。
0人点赞日记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