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里最遗憾的事
查看话题 >【厌世日常】治愈又病娇的一晚
那晚在男友家独守空房,熬夜看了两部电影,第二部尚未看完时起床尿尿,已然觉得眼睛要瞎。电影看完,时间都不敢看一眼便睡了,以免徒增焦虑。第一部是治愈系,《镰仓物语》,第二部画风急转直下成病娇,《她不知道名字的那些鸟儿》。风格迥异,倒都看进去了。“治愈系”和“病娇”这两个词和日本文化大有关系,选了两部日语电影,也是刚刚落幕的东京奥运带来的心情。
我是奥运迷来着,对日本文化也颇有青睐,八零后怕没几个不是看日漫长大的。对美剧审美疲劳之后,日剧也一度成过心头所好。作为极简主义的拥簇,尤其欣赏当代日本文化透露出的朴素一面,极简风潮貌似相当程度正是自东洋而兴。东京奥运延迟,多少让我失落了几分。对奥运的喜爱,除去对体育本身的兴趣,更多是出于对全球多元文化汇聚一堂的兴奋,毕竟十岁不到时就在对着世界地图发痴了。
论国人对这届奥运的感知,显然负面情绪占绝对上风。考虑到两国恩怨,不足为怪。评论关键词恐怕避不不开“阴间”二字,对于这一桩,虽然我也诚然被吓到一点,倒还不置可否。有人说日本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阴间版本,即便不牵强,我也不觉得这是低劣的表现。阴间何尝不是世界重要的一部分,承认世界的阴暗面,难道不算一种诚实吗?阴阳理论原本也是我们的国学根基啊。世上既有美好光明,也有丑恶黑暗,坦然包容难道不是成熟的态度吗?承认黑暗,心存敬畏,与日本举世皆赞的忧患意识不无关联。细到电影动漫来说,病娇态也算日本特色之一,与此同时,治愈系同样为其所长。明与暗一同上得台面,我欣赏这种诚实。
有一样诸多国人引以为傲的,我并不以为然,即是对北京奥运开幕式的神化。不可否认,当年的开幕式精彩纷呈,然而非要吹捧到无与伦比,也是大可不必。好汉不提当年勇,这不是我们自己的老话儿么,何况这桩勇事还是个见仁见智的艺术活儿。把人家排除万难终于面世的开幕式贬的一无是处,有何意义,无非刷优越感。就我个人所见,至少东京匠心独运的变形主火炬挺美观的。鸟巢的主火炬造型不敢恭维,那个无数人盛赞的点火方式,我窃窃觉得就是吊了个做作的威亚。
借了时差便利,加上趁着自由,这届奥运是我看的最全的一次,远超以往任何。辉煌的顶级体育盛事,令人血脉喷张,令人拍手叫绝,令人坐立难安,也令人扼腕叹息,顺带成就了一场五味杂陈的情绪绽放。忝列修行队伍的我总算保有几分觉察,如果入戏深了,对奖牌太渴望了,分分钟就能替败阵的运动员痛苦起来。开始发觉这种代入的执念与修行精神背道而驰,然后转而试炼心情力图清醒平常,观至尾声,明显淡然多了,还有一丝麻木。绝大多数运动员一生与奥林匹克领奖台无缘,绝大多数动人故事悄然上演又悄然落幕,微小的人生若想可堪承受,看的最重的必须不能是辉煌战绩。
至于那些令人唏嘘遗憾的迷惑不公,当然不能苟同,却正又体现了明与暗如影随形。就算上了新闻头条,这也并不是什么新鲜事。日光之下,并无新事,也不能说是东京的发明。所幸最终顺利闭幕,健儿们几家欢喜几家愁,开始展望巴黎。疫情阴影之下,全球民族主义抬头,旗帜分明的奖牌榜似乎还鼓励着这个趋势。奥林匹克的迷人之处,在于虽然远不完美,依然是世界和平的最佳缩影。我也为金牌榜最后一天被美国逆转可惜了一番,不过这番真切的可惜现在回想起来,连一瞬长也没有。在真实的身体,真实的生命时时面对的真实生活里,它到底有什么关系?我觉得没有什么关系。
到今年七夕,正好我和男朋友在一起满一年了。一日夫妻百日恩,百日夫妻似海深,怎么想也是这并不伟大的小小成就更有意义,他的女排和我的遗憾,都微不足道。百货商店里人来人往裹挟着无数玫瑰的尸体,而我送了他三双袜子。他脚上那双至少破了三个洞的袜子,是夜可以退休了。

心风邪雨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厌世日常】莫问前程 (3人喜欢)
- 【极简之简】小店主朝彻 (3人喜欢)
- 【云深不知处】想他意气风发时 (2人喜欢)
- 【厌世日常】流年拯救 (3人喜欢)
- 【云深不知处】鸿鹄安知燕雀之智 (2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