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束般的恋爱》观后
今日观影《花束般的恋爱》,看完后真是又甜又感动又沮丧,总而言之,对一个“看破红尘”的中年妇女来讲也是触动颇大。

这几年,对爱情剧基本处于绕边走的状态。对影视剧不管啥题材都一定要插一条感情线,或者通篇以爱情为主线的剧情感到十分厌烦。人生中,爱来爱去的时光只有那么短暂几年,其余大部分时间,不是为了生活奔走,便是寻求更多其它的人生意义,例如个人价值,人际交往,能力提升,探索兴趣领域,育儿相处之道等等,人生除了谈恋爱实在是有太多其它事可以忙了!
然额这部电影看下来还是让人有思考的余味冲击力。不得不说编剧坂元裕二实在毒辣,怎就能在这样平淡的叙述里,也让人看得欲罢不能,且事后回味无穷呢!好的影视剧确实都该是能让人有所思考成长的。在这里还想推荐他编剧的另一部剧作《四重奏》。平凡小人物里的大性情。
影片大致叙述两个人平凡的大学生相遇后从相知相爱到渐渐分道扬镳的历程。 女小绢和男小麦在各自的人生轨道里偶然相遇。他们有着相似的品味,三观,喜欢差不多的音乐,书籍,电影,甚至相遇的第一天就穿着同款鞋。跟大部分恋爱故事的开篇差不多,如命运一般同步的恋爱击中了彼此,将两人带入了最甜蜜的“五年”,用很俗气的话形容就是简直是“天作之合”。然而,随着生活现实的渐渐照进,男小麦发现自己的梦想——成为插画师,再也不能维持现在的生活,毅然担起责任,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打工人。早出晚归996,甚至原先喜欢的“文艺书籍”也渐渐变成了“如何成为成功人士”这样的励志书籍。而女小绢还尽力保持着之前的生活步调,看书,看剧,看电影,打赛尔号。

只是这样的差距也让两人原本同频一致的步调开始驶向了不同的方向。他们的共同话题越来越少。 影片的开始便埋下了不少的“线头”,而始终贯穿全片的是关于“耳机不能一人一只戴着听”的隐喻。一副耳机两人分别戴一只听,大家听到的歌是同一首,但其实并不是同一种感觉。左声道和右声道它们并不相同。也像极了之后的生活。
女小绢想维持恋爱时的感觉,下班后一起看电影,谈论喜欢的导演,读过的书籍。而小麦想到的是要在这5年担负起自己的责任,成为公司的中流砥柱,为今后与小绢结婚后的家庭挣下一份牢固的保障。他也不是不想保持之前的生活调子,只是现实似乎再也不允许罢了。 两人的观念开始出现了分歧,对同一件事,也有着不同的看法。如果当初吸引彼此的是相似的三观和爱好,那么现在毁灭他们的也正是这些。同样的生活,大家的视角却再也不一致了。有人贪恋温暖,有人愿意沉沦世俗。
影片最后,男对女孩说:也许结婚就行了。很多人结婚后不都是这样过的吗,即使两个人不再同频,但是有着亲情的维系,还是能好好过日子的不是嘛!
这段话是现实,小绢也知道,只是他们在看到另一对跟他们以前相似的情侣坐在他们以前坐过的座位,也做着当初他们刚相遇时彼此做过的那些事情,两人都痛哭出声。是啊,爱情回不去了可以用亲情维系,可是那样美好的回忆,那样美的不真实的“5年“就要在这样的”平凡生活”中被丢进回忆的一角,尘封起来了吗?然后彼此高举“生活现实”的旗帜,相互迁就,吞下一副副生活准备好的“汤剂”,在麻木中挺进。也许没有那过去的“5年”,他们是可以的,只是当生活的平庸与现实一次次照进,他们难免不会反复翻找过去5年的美好作对比回味,这才是痛苦之处也是致命之处。影片中有句话说的很好“一个人的寂寞可以忍,两个人的寂寞才难熬!”

最后的最后,两人在相拥哭泣中分手,之后也在各自的恋爱约会中见过彼此。两人还是有着一样的默契。只是影片没有为了满足观众的“团圆瘾”再让彼此在一起。而是相互背对着挥了挥手,大步迈向了不同的世界。
就让过去5年成为彼此最好的存在,再回忆起来还是那些开心的往事。而不是在平庸的日常里相互磋磨,靠着家庭的责任感,亲情和孩子维系在一起,并照见彼此最不想看到的样子。 我想这就是我能给你最好的礼物,花束般的恋爱!
最后我自己也想感叹一句:也许成长,就是敢于向过去的美好割裂,正视它们已经变成了回忆的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