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无土(椰糠条)高效栽培技术

草莓是20世纪从国外引进的新型水果品种,经过几十年的栽培驯化,我国各地均有一定的种植面积,已经成为我国冬春季节重要的水果之一。草莓营养丰富,风味独特,酸甜度适中,特别是维生素C和矿物质含量较高,因此,草莓鲜果倍受消费者的喜爱。通过无土栽培生产的草莓具有无农残、干净卫生、采摘方便的优点。椰糠作为优质的基质原料,具有类海绵体的结构,pH呈中性为6.0;椰糠纤维还含有大量空隙结构能吸收更多水分,同时保持良好的通气性,有益于植物根系的生长。本文作者以用椰糠条种植草莓的栽培方式为例,对草莓无土栽培技术进行了论述。
1定植前准备工作
1.1椰糠条的准备根据温室(以莘县中原现代农业嘉年华为例)种植草莓的面积,需采购椰糠条42块/行×78行=3276块。椰糠条的采购标准:①椰糠条的规格为长×宽×高=100cm×15cm×10cm。②椰糠目前有3个规格,粒径分别为1~3mm、3~7mm和10mm以上,前2种适合育苗和种植,草莓无土栽培选用前2个规格的混合物。③椰糠的电导率不能大于500μS/cm。④椰糠条里不能有杂质。
1.2滴箭的安装一个椰糠条定植13株,分2行栽种,一行为7株、一行为6株,所用滴箭为5条。
1.3草莓苗的预定工作根据草莓的株行距及场地的面积,需订购二代草莓脱毒苗共计42块/行×78行×13株/块=42588株,按照10%的死亡率计算应为46900株,其中红颜12010株(20行)、章姬30000株(50行)、帝王莓4890株(8行)。
1.4栽培架消毒将栽培架上的杂物清扫干净,并用甲霜·恶霉灵500倍液+5.7%甲维盐1500倍液+塞螨酮1000倍液进行消毒并防杀白粉虱、蓟马、红蜘蛛等成虫和卵,然后进行高温闷棚7~10d。
1.5肥料的配制为了减少草莓的肥料投入,又能满足草莓生长所需的养分,建议订购原肥,然后根据草莓生长需肥的营养液配方进行配制,草莓通用营养液配方见表1、表2(加微信heguangl领取配方)。

2草莓的定植
2.1草莓壮苗的选定
草莓壮苗以无病虫害,具有5~6片正常叶,叶片不浓不淡,叶柄粗而不徒长,苗重30g以上,根茎粗1.0~1.5cm为佳,植株矮壮、侧芽少、根须多粗而白。选用壮苗有利于定植后快速缓苗,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2.2草莓定植前的处理
在草莓定植前10~15d,用净水冲泡椰糠条,首先把椰糠条完全冲泡开,静止24h,然后再继续冲泡,直到EC值降到0.5以下。注意,草莓苗到场后要摊开放置在阴凉潮湿的地方。
2.3草莓定植时的操作
在草莓定植时,首先准备好50kg大小的塑料桶、药剂(甲霜·恶霉灵、咪鲜胺、枯草芽孢杆菌),然后按以下步骤进行。
(1)草莓苗的处理工作。将草莓苗上的病虫害叶片及老化叶片去除,根系保留到适宜栽植的长度,其余根系切除,并放进配好的药剂中浸泡3~5s进行消毒,要求草莓苗均匀地沾上药剂。
(2)草莓定植工作。将处理好的草莓苗进行定植,定植要求:①草莓苗根系尽量均匀的与椰糠充分接触;②定植草莓深度要掌握“深不埋心,浅不露根”的原则;③栽种方向要保证草莓“弓背”朝外;④定植时要随栽随浇水,先用净水灌溉。
2.4草莓定植后的水肥管理移栽前,椰糠条必须充分灌水,保持基质湿润,移栽头3d,白天必须持续供水,促使移栽苗快速着生新根,3d后开始供给营养液,营养液浓度采用递增式供给方式。移栽3d后供给浓度EC=0.4μS/cm,供给3d,每天采取少量多次的供给方式,每天7:00~15:00之间,上午7:00、9:00、11:003次,下午1:00、3:002次进行营养液供给,每次供给时间以5min为宜,个别情况看基质干湿度进行调整。之后递增到EC=0.6μS/cm,供给时间点同样,持续1周时间。之后递增到EC=0.8μS/cm,每天供给次数缩减到3次,上午7:00、10:00各1次,下午3:001次,每次供给时间相对延长到7min。进入10月后,每天供给营养液次数缩减到2次,上午9:00、下午3:00各1次,每次时间控制在5min左右,其后,根据天气情况调整供给营养液次数及每次供给时间,营养液浓度稳定在EC=0.8μs/cm不变。
2.5草莓结果期管理
(1)在草莓花期喷施硼锌肥提高草莓坐果率,并结合防治草莓灰霉病的药剂(如咯菌腈)一起喷施。
(2)在草莓开花前3d夜间把蜜蜂放入棚内,第2天早上开放蜜蜂,安放蜜蜂密度为每亩地1~2箱,草莓喷药时应提前将蜂箱移至其他地方,防治蜜蜂中毒死亡,待药效过后移回原来放置位置。
(3)及时去除草莓分蘖及老叶病叶,这个过程贯穿草莓生产整个过程。
(4)草莓花枝抽出后,要及时进行疏花疏果管理,从第一花枝到第五花枝,按照留果个数5、3、2、2、1的方式保留,原则上保留每个花枝的第1、2、3花序,如果1、2、3花序因花粉授粉不良出现了畸形果,则保留次要花序,充分保留坐果完全的果。
(5)及时采收草莓,有利于下茬果实的膨大成熟。采摘完果实的果枝要清除,以免滋生病菌。

2.6草莓的病虫害管理
在草莓生产过程中主要病害有炭疽病、红中柱根腐病、白粉病等,主要虫害有螨虫、蚜虫、蓟马等。草莓炭疽病侵害根茎部,最初症状是新生的2~3片叶先表现萎蔫,傍晚可恢复,如果病情发展迅速,叶片呈青枯状萎蔫死亡,此时如果切断根茎部,横切面自外向内发生褐变,但维管束不变色。防治方法:①选用脱毒种苗;②整地要平整,防止积水;③可增施枯草芽孢杆菌等菌肥,增加有益菌群数;④发病初期可用咪鲜胺或阿米西达进行药剂预防。草莓红中柱根腐病的症状是下部老叶叶缘变紫色或紫褐色,逐渐向上扩展,全株萎蔫或枯死,根部可见根系变褐腐朽,易拔起,剖开主根,中心柱变为赤褐色,根部腐烂从里向外扩散,和炭疽病发病的方向正好相反。防治方法:①选用脱毒种苗,地块进行轮作倒茬;②定植时用甲霜恶霉灵或霜霉威盐酸盐蘸根,定植后再进行灌根。草莓白粉病主要为害叶片、叶柄、花、果实、果柄,发病后叶背面出现白色丝状菌丝,后形成白粉;发病后期叶片褪绿、黄化,其表面覆盖着白色霉层。防治方法:①选用抗病品种,草莓品种之间对白粉病的抗性有很大差异;②定植之前,棚内清扫干净,同时可用杀菌烟剂进行熏棚;③不要过量施氮肥,栽植密度不要过大;④发现病枝、病果要尽早在晨露未消时轻轻摘下装进方便袋烧掉或深埋,再结合化学药剂进行防治,如选用乙嘧酚磺酸酯、醚菌酯、四氟醚唑、氟菌唑、硫黄等。虫害防治要点在于平时注意观察,螨虫、蓟马、蚜虫等早期不易发现,要做到早发现早防治。防治螨虫可用乙螨唑、螺螨酯、阿维菌素等药剂;防治蓟马可用乙基多杀菌素、5.7%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等药剂;防治蚜虫可用氟啶虫胺腈、烯啶虫胺、吡蚜酮等药剂。草莓病虫害防治应做到早发现早防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在防治草莓病虫害之前应把成熟的草莓采收,然后再喷药。在防治时选择低毒、低残留的药剂,要求喷施后3~5d才能进行草莓采收。
2.7草莓种植的经济效益
目前设施种植草莓的上市时间在12月中旬至来年的4月,这段时间正值鲜食水果比较匮乏的一段时间,草莓售价比较高,一般在20元/kg以上,如果是采摘,春节期间可达到120元/kg。按照2500kg/亩的产量计算,每亩地产值在50000元左右,除去种苗4000元、肥料1000元、农药800元、蜜蜂800元,每亩地毛收入44000元左右,草莓种植的经济效益十分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