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日
结婚一周年纪念日,其实按算命先生选的,农历根本不是今天,我只是觉得公历更能准确界定一年这个时间段。
当初Z的妈妈拿了生辰八字去找算命先生,给出的日子和我妈早就找大师算过的在同一月,但日子不吻合,我妈很在意这种事,特意提前从外地赶回来,求大师再算,大师说,本月哪天都行,偏偏Z妈定的那天极不吉利,我不是一个纯粹的唯物主义,对玄学也有点兴趣,但还没有到觉得一个日子能决定人生幸福与否的地步,或者我信奉古老朴素的哲学道理,人生总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任凭命运带来什么,坦然接受就是了。我心里很期望,两个算命先生能拿出毕生所学,斗斗法,看谁厉害。结果并没有斗法,依顺了我妈,一方面当地婚俗以女方意见为尊,另一面,即使算命先生的幸运加持不能实现也比不吉利好,这也验证了,恐吓往往对事情的决策影响力更大。
其实一年中除了生日,没有过任何节日的习惯,当代节日除了吃吃喝喝发朋友圈又能怎么纪念呢,不过最近两年翻以前的相册总是后悔没有多拍点照片,多写点日记,下午去旁边的影楼拍了一组照片,其实这种东西就像婚礼录像一样,束之高阁,二十年后看才有意义。年轻时总有一种执着和错觉,力求自己的人生和爱情应该是最崇高特别的,不能用烂俗的规则去亵渎,拍婚纱照尤其是影楼婚纱照是烂俗之首,等身材瘦到最完美,等去最美的海岛再拍,其实当下的一刻已经是余下生命里最年轻的时刻了,根本没有准备好的,万无一失的完美。
拍完照真的好累,已经是最简单的流程了,只要电子版,不要修图,半小时就拍完了,但化妆真是太久了,反而怀念90年代的照相馆,手摇切换的幕布背景,没有修图技术,简单,真挚的留住那一刻。
回家休息一会,去冷冻食品批发店,买了各种各样的冰棍,冰淇淋,尽情挑也才花了70元,这已经是小时候梦寐以求的人生了。回来的路上照例对交通状况生气抱怨一番,鲁莽青年开车放着重金属音乐,过马路不礼让行人,还要长时间鸣笛,夜行电动车的前灯竟然比汽车远光灯还要强烈刺眼,厂家为什么不为行人的安全考虑考虑。回来进电梯,邻居牵着的两条狗无预兆狂叫一声,想想电梯里经常残留的尿味甚至狗的粪便,真是够了,因为这群人,公园都不能能随意放心去,我一度觉得养狗不拴绳的人简直是世界第一大恶人。
最近一直在读《安娜卡列妮娜》,读了一半已经标记了90多条笔记,可以说这90多个场景或心理活动的描写都是我经历过的,在读书时又被突然唤醒的记忆。伟大的作品就是让你与书中的每一个人物都能共情,非得长篇不可才能讲清楚每个人在面对人生各种境遇和变化时展现的态度,我怀疑,人都是出生时批量被程序设定好的性格,不然怎么,不同国家各种文化背景,不同时代,不同社会阶层的人心理活动历程都差不多呢,你总能在每个人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矛盾痛苦时,热恋沉醉时,短暂脱离了日常,望着云朵神游逐渐感到精神超脱时,都差不多,而作家也无非是有深邃洞悉力和卓越表达技巧的普通人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