梳理一下值得看的历史纪录片(一)
前一段时间看过、听过一些历史类的纪录片,一些是我自己关注到的,一些是看到b站up主推荐去看的。几部看下来,做一个阶段性的总结。
《河西走廊》
目前我心目中的历史纪录片NO.1。河西走廊的故事讲述方式是我特别喜欢的,以河西走廊这一片土地作为根基,讲述发生在河西走廊这片土地上的历史。瞬间,这片土地变得立体了起来,变得有历史厚重感了。现在特别想去河西走廊旅游。
值得一提的是,这部纪录片的音乐——河西走廊之梦。第一遍听的时候,看到弹幕都在夸这是神曲,我还不以为然。多看了几集,了解了河西走廊的故事之后,真的觉得这个音乐就是为河西走廊而生的,谱出了河西走廊前年的历史沧桑与辉煌落寞。
另一个值得提及的点是,这部纪录片的风光摄影。据说是外国人完成的风光摄影部分,但是真的拍摄出了大漠孤烟的壮阔景象,看得非常舒适。
《楚国八百年》
这部纪录片已经是我三四年之前看过的作品。作为一个湖北人,又是一个喜欢历史的人,了解楚国的兴衰成败,我是非常有兴趣的。导演也的确拍出了楚国从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到问鼎中原的过程与艰辛。作为一个湖北人,让我感受到了楚文化的认同感。自看了这部纪录片,让我产生了对楚文化的认同的感觉。对楚文化、中原文化,有了一些区分。
同时,也不得不承认,这部纪录片的导演,因为要讲楚,也不免有夸大、抬高之嫌。有一定的倾向性在里面。
《复活的军团》
这部纪录片我几乎没有看,全靠听,把它听完了。这部纪录片值得称赞的,第一,史观;第二,讲故事的方式。这两个是联系在一起的。它讲故事的方式是,每一集先抛出一个问题,然后用一集的篇幅,通过方方面面的解析,去解释这个问题,因此,它讲述得很细致。但是,它作为一个纪录片,不能瞎编呀,得有史料作为证据呀,所以,它不太可能一直讲述将相王侯的历史故事,秦国总共才15年,王侯将相的历史不可能讲这么多集。因此,这也是我喜欢这个纪录片最重要的原因——它的史观。
它是用平民视角切入,通过史料、出土文物去层层剖析,尽量给观众还原当时的人(一个普通的兵、一个将军等)的生活。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有一集讲到秦始皇的军队为什么能有那么大的能量,做那么多的事,修长城、打灭六国的仗、修阿房宫、修灵渠等等?然后就解析一个普通兵士的家书,通过他写给母亲的信,问家中要冬天的棉被和吃的粮食,我们得知,原来,他们是由广大的人民群众补给这一支军队,如果把这些人都算做后勤部队的话,那么秦国就是全民皆兵。因此,他一支军队就能够做这么多事。
这种讲故事的方式和平民的视角,像在给观众剥洋葱,用史料和文物将这个洋葱层层剖开,我们才最终解开了秦国军团所向披靡这个谜团。
《从秦始皇到汉武帝》
因为看了《复活的军团》,里面讲到了秦朝,有很多人推荐这部《从秦始皇到汉武帝》,我想着按照历史时间顺序看纪录片也是极好的,我就看了这一部。可惜的是,这一步并没有延续《复活的军团》的辉煌。
我才注意到,原来他们的导演是同一个人。但是这两部最基本的史观是非常不同的。这一部就是完全在讲述王侯将相的故事,可以说,完全呈现的是高中历史课本上的内容,从秦始皇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讲到汉初的郡国并行制,再讲到汉武帝的大一统。很中规中矩的讲故事的方式。非常适合高中生观看。
《西汉·帝陵》
这一部纪录片是看完《从秦始皇到汉武帝》之后看的,也是在听,没有看画面。他讲述的是西汉诸位皇帝的故事,从他们的陵寝开始介绍,然后,讲述他们的一生。不得不说,这个讲故事的方式还是蛮巧妙的,我听了前面四位皇帝的故事,没有把这个纪录片听完,就目前的几集而言,故事讲得还是不错的。
《神秘的西夏》
因为对《复活的军团》特别的推崇,因此,在今年寒假看了一下金铁木导演的《神秘的西夏》。早在两年前我就对这部纪录片特别感兴趣,但是因为第一集就有很多不停的回闪的镜头,看着怪吓人的,因此,当时的我放弃了这部片子。今年捡起来重看,发现还是很不错滴,
不为我们所了解的西夏党项人所建立的国家,这段不太为大众所知晓的历史,的确十分吸引人。因为它的神秘,所以吸引人。但是这也是这部片子最为人所诟病的地方。为什么神秘?说到底,就是有关于它的史料、文献、文物等都非常不足,所以,很多东西我们目前都还没搞清楚,所以神秘。这部纪录片中最为人所诟病的就是,史料不足,很多地方只能靠纪录片导演和专家们的推测去讲故事。
但是,话说回来,还是很吸引人的,不失为一部可以好好观看的纪录片。
《大明宫》
这部纪录片讲故事的方式有一些像《西汉·帝陵》和《河西走廊》,它是以一个建筑为核心,通过大明宫这个中介(媒体),讲述了大明宫的修建、大明宫的辉煌(如何成为唐王朝的权力中心)、大明宫的没落(唐王朝的没落)。通过大明宫的故事,串起了整个大唐王朝兴、盛、衰的故事。也是非常不错的一部片子。
《易中天品三国》
《易中天品三国》为什么会出现在这个纪录片的单子里呢??一,因为我今天刚刚看过,二,因为这里品三国节目和纪录片一样,也是通过一些真实的史料等去讲一个故事。虽然他们有很多不同的地方,但是也可以归到历史这一类。就将他们放到一起。
这个节目我在小学初中那会儿就已经在中央电视台看过一些,但是当时没有看过《三国演义》这本书,也没看过电视剧,不太了解这段历史。就不太懂三国是怎么回事儿,自然,也看不懂这个节目。只是随便听一听。
前段时间,坐滴滴的时候,有一个师傅车上在听这个节目,我便问了一下怎么听,他告诉我在喜马拉雅上有全集。我这几天晚上睡不着觉,就找来听听,用了五天的时间听完了52集。在听前面的内容的时候,还好,今天听到倒数第二集“百年孤独”的时候,又不免为诸葛丞相所打动,又是为孔明先生暴风哭泣、心梗的一天。
这部片子有诸多的优点。首先,易中天老师的讲述风格比较诙谐幽默、通俗易懂,这也是他能够如此受欢迎的原因。虽然普通话不标准,但是瑕不掩瑜。其次,讲述故事,逻辑清晰。再次,引用各家的说法,同时,也表明自己的观点,在表明自己观点的时候,又引用各方证据来佐证,让观点比较有说服力。最后,运用现代史观再次去解析三国这段历史,也是比较有意思的。
这个节目分为五个部分,其中,有几个部分是比较精彩的。第一部分,魏武挥鞭。这是很精彩的,也是比较为大家所熟知的,他讲曹操嘛~~他应该还是比较喜欢曹操这个复杂的人物的,如果大家心目中已经有了曹操这个人物奸诈的形象,那么,很可能觉得他是在为曹操辩护。无论怎么样,这部分讲官渡之战及之前的一段历史,故事性是非常强的。第二部分、第三部分这两部分都还故事性比较强一点。到了第四部分和第五部分,分析性的东西就多起来了,比较多的呈现自己的观点,并用史料去佐证它。这两部分也是我很喜欢的,重归一统分析了三个政权他们各自的难与无奈。最后的历史回眸部分,易中天老师用现代史观解析了三国时代是怎么回事儿,世家大族是如何确立自己的统治地位的。跳出三国的精彩故事,从历史发展的潮流来看待这段历史。
易中天品三国,重点就在这个“品”字,上面提到的第一部分,第四部分和第五部分,就突出了这个品的味道。我觉得比较精彩的有两点:1)品评人物。曹操、诸葛亮、孙权、荀彧、郭嘉、鲁肃、孙策、刘备、刘禅、贾诩等等这些人物,他都品了一遍,有的甚至不止一遍。关于人物内心、他所处的时代等等的分析,都十分详细,品得很精彩。2)分析局势。对赤壁之战局势的分析,对蜀汉政权、曹魏政权和孙吴政权内部政治势力与矛盾的分析,非常简单到位。在这两个方面做得很好,那么这个品,就品出来了。
总而言之,无论是从故事性上,还是从品这个角度上谈,都十分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