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所说的「自尊」具体是什么?
我们常常说,谁谁谁伤我自尊了,这个自尊从心理学的角度上来说,意思是人们对自己的评价,英文叫做self-esteem。谁谁谁伤我自尊了就是说TA伤害了我们对自己的评价,当我们对自己的评价很好时,别人也就伤不了我们的自尊。
一个人经常感到自卑,说明他的自尊比较低,对自己评价不高;一个人经常感到自信或者表现的自恋,说明他自尊比较高,对自己评价很好。
我们常常认为,一个在别人看起来很优秀成功的人,应该是一个高自尊的人,但实际情况是,一个人即使本身很优秀,事业也很成功,同样有可能是低自尊。
这是为什么呢?
原因在于,一个人的客观品质,和他对自己的满意程度之间并不存在直接的关系。一个能力很低的人,也可以非常自负,而一个已经走上人生巅峰的人,仍然会感到焦虑和自我怀疑。
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提出一个公式:自尊=成功/自我要求。这个公式认为一个人的自尊水平,是由两个方面决定的,一个是他获得的成功,一个是他对自己的要求。一个人获得的成功多,那么他的自尊水平也就高,但是前提条件是他对自己的要求不能过高。
举个例子,你高考取得了一个还不错的成绩,这个成绩上一本基本没有什么问题,如果你原本只希望可以上个一本,那么这个成绩你会很满意,这个时候,你的自尊水平是高的,但是如果你对自己的要求是北大清华985,那么同样的成绩确反而让你失望,这个时候,自尊水平就会很低。
自尊除了高低之外,还有一个特点就是稳定性,也就是说我们的自尊水平并不都是一成不变的,它也有可能是波动的。
按照稳定和高低这2个方面,我们可以把自尊分成4种类型。

1.稳定的高自尊
这种人的自尊水平一般来说,受到外部的环境比较小,情绪比较稳定,任何时候,他自己的感觉都是良好的,给人的感觉也是平静的。即使在遇到质疑时,他通常也会表现得非常坚定,并且会仔细回应别人的意见,而不选择攻击对方。
2.不稳定的高自尊
现实生活中比较多,尽管他们的自尊水平很高,对自己的看法很好,但是这种人在遇到一些失败、攻击、或者是批评的情况之下,反应会非常强烈。
相对稳定的高自尊来说,他们的情绪会更加不稳定,心理上比较脆弱,而且喜欢在别人面前吹嘘自己的成功和优点,善于抓住时机来表现自己。
3.不稳定的低自尊
这种人他们的自尊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不论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都会影响到他们自己的看法。如果取得了一些成功,他们的自尊会有阶段性的提升,但是不太能够坚持,很快又会下降至原来的水平。
而且这种人很重视别人对自己的看法,所以常常表现得很谨慎,很谦虚,表达观点的时候也会非常小心翼翼,一旦有人反对,就会乱了阵脚,从不坚持己见,但是如果他被别人接受了,就会感到很开心,很放松。
4.稳定的低自尊
这种人是属于那种比较佛系的,外界的环境很难影响到他们的自尊水平,已经习惯了并且接受了自己的低自尊,不愿意改变。

思考
如何获得稳定的高自尊?
第1个办法叫做感受优势面向
心理学家认为克服自卑感的最好办法是补偿,一个认为自己不擅长学习的人,可以在运动中变得更好,一个认为自己讲话能力不好的人,可以去发展良好的书写或绘画技巧。所以请你在日常生活中尽力地发现自己的优点,并且放大这些优点。
第2个办法叫做培养成长型思维和不完美主义
很多时候我们自尊低是因为缺少成功的经验,而每一次失败的经验就会强化我们脑海中根深蒂固(我不行)这个负面的自我认知,久而久之,我们就会越来越不自信。打破这个循环的方式是,创造一次成功的经验,然后用这个成功的经验来强化自己的自尊。
第3个办法叫做培养一个很小很小的习惯开始你的改变
这个成功并不一定是那种非常大的成功,一个很小的成功就可以,比如我们可以把【每天读书1小时】听起来过高的目标拆解成【每天读书10分钟】这样一个比较容易实现的小目标,这样每次完成这个小目标,我们都有一次成功的经验,慢慢的就会实现更高的目标,整个人也会越来越有自信。
概括总结:
- 一个人的自尊水平指的是他如何评价自己,自尊水平与成功、自我要求这两个因素有关。
- 自尊有4种类型,分别是稳定的高自尊、不稳定的高自尊、稳定的低自尊和不稳定的低自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