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丽娟讲红楼25
关于个别屋舍配置
25-1这一节主要是讲怡红院。
书中提到怡红院就像迷宫一样,让众人在参观时几次迷路。欧老师引用外国文学说明,迷宫就象征着母亲,一个人想要获得成长超越自我,这里大概分为出发,启悟,回归三阶段,最后完成悟道的过程,其中启悟阶段总是要经历迷宫。古今中外文学作品中,需要成长的总是男性,从男孩成长为男人,需要从母亲混沌无秩序的世界进入有秩序严格的父亲的世界,而女性,只是从女儿变成妻子和母亲,不被认为需要启悟成长,女性也极少是文学作品中的主要人物。许多文化传统中,小男孩都需要经历成人礼成为男人,像待在小黑屋之类,对宝玉的试炼则是充满食与色的太虚幻境。进入迷宫就意味着重回母体,迷宫中总是充满各种诱惑和困难,超越自己,重新出生就是启悟的过程。
大观园中只有怡红院有大镜子。镜子是虚实真假的矛盾统一,既告诉你虚幻又让你看到本相。从小孩变成独立成熟的大人,关键是知道自己不是世界的中心,能够客观地认识自己。镜子是认识自己的工具。设在怡红院,又关联到风月宝鉴,是宝玉启悟的工具。
25-2 潇湘馆
小小两三间屋舍,一明两暗。欧老师认为这是说明林黛玉心里的格局也很小,基本以自我为中心,也有很多的幽暗。(老师还是比较扬钗抑黛的)。但内部非常精致,小而美的潇湘馆体现林黛玉追求性灵的一面。
林黛玉很有才华,嘲讽起别人来更胜一筹。老师引用弗洛伊德的观点,“成熟的人嘲讽自己,不成熟的人嘲讽别人”。成熟的人能够从旁观者的角度看待自己,清楚并接受自己的不足,林黛玉做不到这样,比较自恋自怜。
开玩笑时称自己没有恶意,有口无心,但其实潜意识里就是存在恶意的,玩笑说过就算,很容易逃脱道德意识的检查。而开别人玩笑其实就是在侵犯他人,在谋求宰制性的快感。每个人都有自卑感,为了弥补,就有争取优越感的需要,有时争取优越感处理自卑感的方式不够健全会让主体陷入虚幻的自我满足,比如阿q。林黛玉处理自卑感的方式在于作诗时一定要争第一和非常喜欢打趣别人。
刘姥姥其实很聪明,欧老师将其比作贾老太太过世后接替她的大母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