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是装载人生的容器
提到家,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房子,好像家和房子总会混为一谈。我不记得什么时候想买房子了,15年前的夏天,跟随弟弟来到了广州爸妈打工的地方,第一次坐火车,第一次看到高楼大厦,那些想象中的美好对大城市的向往就这样突然出现在我的眼前,我永远都不会忘记出广州火车站看到眼前的人海和那个高架桥,那个画面定格在脑海里,虽然现在再也没去过那个地方了,还是很想去看看当初那个站在广场上对世界重新认识的我。
然后天刚亮坐上公交车晃晃悠悠到爸妈的租房,绕了很久的一个民房里,周围都是来自各地的叔叔阿姨们,房子很小很小,门口有个聋哑老伯坐在门口打量着我和弟弟,就这样开始了我的打工生活,那年夏天刚满18岁。
然后就是穿街走巷的找工作,什么都试过,那个年代找工作真没有现在的简单,有时候不好的时候遇到骗子要交押金的,想做个文员,人家要会电脑,然而我是啥也不会,于是在一个地方看到有个学电脑的地方就去报名了,就是学简单的打字,打五笔,我记得当时学会了打字心里好高兴啊,那个时候是陈桥五笔,打的文章在当时我不知道是什么,直到后来工作久了才知道那是有名的“窗外”。就这样在一个月不到的时间,找到了工作,当时清楚的记得工资是500块。那个时候一分钱都舍不得花,因为知道父母赚钱的不容易,所以从小我就是一个抠抠子,如果你住过那种民房,在大街上找过工作,你就知道其实人生从来就不曾有感同身受,只有亲身经历过才会懂得。这也是为了我后面萌生的买房路埋下的伏笔。
有时候房东涨价,有时候是因为周围住了不好的邻居,有时候是房子里来人了连站都站不了,有时候则是盗窃了,那时候抢劫小偷特别多,不像现在这么安全。所以我们搬过好几次住所,房租也在不停的涨,那个时候房租占了我大半个月的工资,
第一次想买房是在去给不远处的一个小区做钟点工,看到他们漂亮的房子,心里想什么时候能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房子,那个时候房价6000多一平米,在广州现在看来,可是超低价了,然而我们还是遥不可及,作罢。
第二次是我在换了工作后,每个月终于有1000多块钱的时候,那个时候是2010年,全家攒了几万块钱,小偷偷走4800块,当时哭的撕心裂肺的疼,我还报警了,去了派出所几次,当时人家也只是草草了事,印象深刻。于是我更想要一个家了,因为可以不用搬家,也更安全。
第一个家买在了老家,当时房价3000块,全家人努力了几年全款买了,现在想想好傻啊。。。可是这也算是有了第一个家,虽然是老家的房子,虽然后来这个成了弟弟的婚房。
清0后,在第三年,手上攒了几万块钱,又想买房了,这个时候想为自己有个家了,广州的房子是买不起了,只能更远一点了,借了一些,我记得当时有亲戚说:你一个女孩子买什么房子。我不管,我就是想要有个自己的窝。。。
这10来年,我很固执的想要一个自己的家,而不是出租房,居无定所,想买什么都会担心搬家麻烦,于是有一个膨胀时期,有了自己的家后,喜欢 往家里买东西,喜欢满满的安全感,吃过苦的人都知道一针一线不容易,也知道什么东西能给自己带来安全感,戒不掉的。。。我也就慢慢接受自己了,
我想要一间房子,里面有着一家人的喜怒哀乐,不想让父母再搬来搬去的,想让孩子们在家里尽情玩耍,想晚上睡觉踏实,想给家里添砖加瓦的。。。这便是我的这些年的人生,
所以非常赞同这句话,有时候疲惫不堪的走在下班的路上,可是一想到家里有我爱的父母孩子和属于自己的家,再也没有人会让我搬家,那些苦累都不是事儿,步伐走起来似乎都是带风的。我想这就是房子带给我的家的定义吧。。。
与其说这是写有关家和房子的,倒不如说像我的这十几年来的回忆录一般历历在目,一步一个脚印到今天,希望今后的路,无论多难,都不要忘记初心,因为那是故事开始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