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pulism
【转自中信出版集团,2021,1.14日】
去年,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朱民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举办的“全球金融市场与经济形势分析”网络视频会上说,目前世界民粹主义指数已经达到了二战前的高度。

早在2017年,瑞·达利欧就在发表的 "Populism: The Phenomenon"一文中指出,目前的民粹主义指数已经逼近二战之前的水平。
1. 民粹主义并不是某种意识形态,而是一种政治逻辑——一种用来对政治进行思考的方式。所以,在这个层面上,我们可以说民粹主义是一种工具,右翼、左翼和中间派都可以与它相结合。
在以美国民粹主义为主题的《民粹主义的说服力》一书中,其作者、历史学家迈克尔·卡钦表达了相似的观点。他说:
“(民粹主义)是一门语言,讲这门语言的人将普通人视为一个高尚的群体,但该群体深受其自身阶层的限制;民粹主义认为其精英对手们是自私自利和非民主的;民粹主义者寻求方法,动员前者,抵抗后者。”
挑明了就是,民粹主义是一种与精英主义相对立的价值观,基本精神是以维护平民的利益为由而反对权威。
比方说,左翼民粹主义者动员人民反抗精英和建制派。他们垂直地区分政治人群——团结中下层去对抗上层精英。但这种民粹主义现在已经不多见了,当下的欧美,更多的是右翼民粹。
真正能够定义民粹主义的是人民与精英之间的冲突关系。冲突本身代表着民粹主义者对精英阶层发出的一系列要求。
政治学家卡茨·穆德(Cas Mudde)写道:“在公共讨论中,民粹主义通常用以谴责某种形式的政治表达——其内涵煽动性强,领袖往往极具感召力,成员定期集会。”
所以,从这个层面上看,民粹主义又可以理解为一种藐视既存制度的情绪。
这也就能解释,为什么大部分人对民粹主义总是有种潜藏的恐惧:毕竟,在精英主义看来,民粹主义的实践史中,夹带着大量的私货,诸如民众运动、暴力斗争、盲目性和野蛮性等,实实在在地在多次政治运动中频繁地造成了灾难。
背后反映出的问题是,民粹主义更多时候只是披上了民主的外衣,骨子里却是一种政治的极端化。
与此相关的一个有趣现象是,美国政治家公开讲脏话的现象正急速飙升。2016年,美国议员们一共发了193条带脏话的推文。
但后2年,这一数字增长了12倍。到了2019年8月,脏话推文已是2016年的10倍。 墨菲特在《民粹主义席卷全球》一书中写道,民粹主义领袖会划出楚河汉界,明确表态自己代表“人民意志”,要坚决地和“敌人”开战。而敌人通常体现为当下的政治体制。他们需要有敌人,需要让“危机”一直延续下去。
2. 瑞·达利欧在《债务危机》中,指出了民粹主义与经济不平等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
其实,民粹主义作为地地道道的“美国制造”,诞生于第一次科技革命到第二次科技革命之交的美国乡村。
从“populist”(民粹主义者)这个词的诞生上考察的话,民粹主义的准确生日是在1891年5月。
在 1885 年至 1894 年的鼎盛时期,民粹主义者对美国产生了巨大影响,后来的拉丁美洲和欧洲政治也深受其影响。
美国民粹主义正是在此时,发展出了一套完整的民粹主义逻辑——“人民”与精英对立。在美国的政治历史中,民粹主义者的出现最先提示了两党制政府与经济的局限性。
事实是,美国人关心的经济不平等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时间来到1929年,股市崩溃,大萧条随之而来。富兰克林·罗斯福及民主党人以压倒性的优势赢得了 1932 年的总统大选。
3. 今天的某些民粹主义运动与两次世界大战时的法西斯分子之间的确有相似性:振臂高呼的领导角色;炫耀民主规范;拿某一外部族群作替罪羊……
但是,今天美国和西欧的民粹主义与两次大战期间的法西斯主义运动之间,还是存在着几点不同:
首先,在如今,西欧民粹主义活动较为公开透明,不论是掌权还是失势,其情形与其他党派并无差别。
第二,法西斯主义的内核是扩张主义。而欧洲的右翼民粹主义运动反对的正是超国家、超民族共同体,右翼民粹主义意图重申本国对货币、财政政策,以及国界的控制权。
现在的这些运动是一种全球主义的国家主义。与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法西斯主义不同,如今的民粹主义向全球政治施加了某种离心力:拿别国和宗教作替罪羊,鼓励使用各种政治手腕。
最后,右翼民粹主义组织及其运动的确夹带了种族主义、本土主义或仇外观点,这也是需要警惕的地方。
当前,我们正处在民粹主义的第三次高潮期,回顾过去几十年世界政治经济的发展,我们可以发现:
资本全球化带来了国家内部、外部和地区之间的不平等。而且,我们所处的这一波不平等进程中,财富积累之速度、数额差距之大,是与以往任何时期都是不可比拟的。
正如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朱民指出,目前的民粹主义处于令人担忧的水平,可能对全球合作构成很大挑战:
疫情现在已经成为全球性的问题。疫情的解决一定需要全球合作。民粹主义所带来的政治不确定性和全球合作的挑战,也是我们今天面临的一个重大的不确定性。
【So,一言以蔽之,经济不平等加剧,贫富差距扩大时,极端的对立情绪就会出现,民粹主义应运而生,一呼百应,席卷而来。警惕民粹主义,这不同于民族主义。】
民粹主义者崇拜“人民”,但他们崇拜的是作为一个抽象整体的“人民”,而对组成“人民”的一个个具体的“人”却持一种极为蔑视的态度。民粹主义者反对权威,但他们又容不得反对派,甚至容不得“旁观者”。俄国民粹派当年有句名言:“谁不和‘我们’在一起,谁就是反对‘我们’;谁反对‘我们’,谁就是‘我们’的敌人;而对敌人就应该用一切手段加以消灭。” —— 什么是民粹主义 .人民网.2005-06-29
民粹主义的标签究竟意味着什么? - 知乎 (zhihu.com) 一个民粹主义的标签背后到底反映了什么样的立场,还是要根据其具体的政治主张。
我国民粹主义的四种表现--《福建理论学习》2017年03期 (cnki.com.cn)
摘要: 第一种表现为诉诸"爱国主义""民族正义"等口号之下的民粹主义言论,掩盖群体暴力行为的非法性。在网络民粹主义的极端话语非理性中,"爱国"显然成为施暴与逾越法律事实依据的借口。第二种表现为通过网络达成"民意认同","民声"动员之下网络民粹主义侵犯公民权利。民粹主义话语无视对于自由、生命、良知的尊重,彻头彻尾地将民意推向蛮横与专断极端,表现出对公平制度的蔑视和对合法化秩序的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