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张骞故里
公元前141年,西汉第五位皇帝刘彻即位。这位胸怀宏图大略的帝王,把西汉带进了一个开疆拓土,盛极一时的崭新时代。在这个时代,张骞成为了一个使者,一个九死一生的使者。

汉武帝建元二年,张骞奉旨第一次出使西域。在这条荆棘密布的旅途中,意念是决定成败的关键因素。没有人知道茫茫戈壁之中,张骞是否想到了汉中的田园山色,也没有人知道在吉凶莫测的异域,他是否想到了家乡的种种过往。 生于那片被多元文化浸染的多民族聚居之地,张骞从未排斥过任何非中原文化的生活状态。那些汉家的经典和民族部落的传说每每想来都让他如痴如醉。六十多年以前在那片神奇的土地,高祖皇帝与那些开国功勋们所上演的一幕幕传奇在张骞心中刻下了深深的烙印,大汉的胸襟和包容的气度让他坚信此行必定成功,他要打通那片五彩斑斓的世界,让大汉的光辉在此成为永恒。

据说这里曾是秦王赢政的属地,所以至今这座大山还被称为秦岭。在秦岭和巴山之间,一条汉水横贯其中,秦巴谷地汉中的名字就源于此。当年最让汉高祖刘邦看中的就是这条河。因为在这位汉王的眼里,天上的银河与地上的汉水是相通的,充满了神灵。

所以才能夺了江山,做了皇帝,国号也当然要定为“汉”。据说,汉中也就扬名于此,汉中也就成了汉民族称谓的源头。汉中的历史也就和汉水一样,从云雾缭绕的秦岭源源不断地流出来,流过汉中的高山与平原,也流过上千年的漫长岁月。
出生在汉中城固县的张骞便是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在这片大汉王朝的龙兴之地,无论你来自哪里,无论你是什么民族,你都可以拥有梦想,并牢牢把握住人生的方向。他现在的方向是帝都长安,汉中的过往留给他的一切将成为永恒的财富,陪伴他走完一生,走完那轰轰烈烈,荣耀古今的一生。
汉武帝开辟通往西域各国的道路,最初的想法只是为了征维护大汉王朝北方疆域的安全,但战争结束后,被张骞带到西方的中国丝绸,却源源不断地走向世界,西方的珍宝黄金,也沿着这条闪烁着丝绸光芒的道路来到了东方。
19世纪末,德国地质学家李希霍芬在其著作中第一次提到了一条横跨欧亚大陆的商贸通途,他把它称之为“丝绸之路”。这是一条促进不同文明之间多方面交流互通的大道。

第一个为这条大道命名的是李希霍芬,而第一个开拓这条大道的则是汉中人张骞。在经历了长达二十多年对西域的探寻之后,张骞再也没有力气西行了。弥留之际他又一次梦到家乡,那个汉王朝的龙兴之地从小就为他注入了勇气。
一生之中他走了太多的路,也经历了太多波折,他想回到生命的原点,他想再次看看那片土地,并永远留在那里。今天在汉中城固县,有一片建筑与周围的房瓦屋舍迥然不同。高高的门楼与复古的汉式建筑让这里显得格外庄严肃穆。这便是西汉博望侯张骞的墓地所在。这位中国历史上卓越的探险家、旅行家和外交家永远长眠在了他的故乡。
丝绸之路,一条由开拓者张骞走在最前面的万里通途,把古老的中国和遥远的西方世界连在了一起。在大汉王朝鼎盛的时候,中国第一次向世界敞开了大门,从此世界上把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称作汉人,他们的生活方式与文化覆盖了我们这个星球五分之一的人口
张骞出使西域,司马迁写史记就用了一个词,叫凿空,凿空这个词就是说,他是开天辟地第一次,把这个中原和这个外国世界勾连起来。他通过出使西域,使中华文化和世界上其他几个文明交会起来了。
比如说罗马,古希腊文明,两河文明,还有埃及的文明、伊斯兰文明,和这些文明的交会,它其实都是通过张骞出使西域这个发生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