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智高身高管理记事本:如何正确预测孩子的未来身高?
我们现在已经明白了每个人都是想长高的,而每个家长也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长到理想身高。遗憾的是,每个孩子的身心情况不同,所处的环境以及遗传条件也不尽相同,这就决定了每个孩子都存在不同的生长潜力。因此,要想确保孩子趋向于理想身高,首先要做的就是对其未来身高进行合理的预测。
目前,比较流行的身高预测方法主要有三种。
第一,遗传公式预测身高
世界卫生组织WHO已经发布了适合亚洲人的遗传身高预测公式
男孩成年终身高=(父亲身高+母亲身高+13cm)/2±7,5cm
女孩成年终身高=(父亲身高+母亲身高-13cm)/2±7.5cm
这个公式包含了遗传与环境两个方面,我们可以把它分成两部分,第
分是:(父亲身高+母亲身高±13cm)/2。它代表了孩子的纯遗传身高。其中计算男孩的时候“+13”,计算女孩的时候“-13”。第二部分则是“±7,5”它代表了后天环境要素的影响。
举个例子,小明(男孩)父亲的身高为175cm,母亲身高为16cm,那
小明的纯遗传身高就是(175+163+13)/2=175.5(cm)。也就是说,如果小明在成长过程中没有受到任何后天作用的影响,那么他的最终身高会在175.5cm左右。但实际上,人从出生起就摆脱不了环境的影响,第一部分的遗传公式并准确,我们需要在它的基础上加上第二部分。还是以小明为例,他在环境影响的遗传身高应为
(175+163+13)/2-7.5-(175+163+13)/2+7.5即168cm~183cm
由公式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在非常不利的环境中,小明的最终
高可能会停滞在168cm;但在良好的外力作用下,其最终身高也可能会达183cm也就是说即便遗传起到了作用,但在不同的环境下仍然可能造成15s的身高差!
第二:骨龄检测预测身高
很多家长都知道通过检查骨线可以判断孩子能否继续长高,但骨惭线
光片却有着不小的局限性,因为它无法预测孩子的身高增长潜能以及可能存在的成长风险。为了弥补这一缺陷,骨龄检测应运而生。顾名思义,骨龄即骨骼的年龄,它和我们的生活年龄存在着如下关系
生物年龄(骨龄)-生活年龄的差值在±1岁以内的称为发育正常
生物年齡(骨龄)-生活年龄的差值>1岁的称为发育提前(早熟)
生物年龄(骨龄)一生活年龄的差值<-1岁的称为发育落后(晚熟)
简单来说,骨龄与生活年龄相等或差值在1岁以内为正常;骨龄大于生活年龄1岁以上就是早熟;骨龄小于生活年龄1岁以上就是晚熟。
例如,一个12岁的孩子骨龄为10岁,那么家长不用太过担心,虽然他有
发育迟缓的可能性,但其骨骺线闭合也会较晚,只要随时观察,注意调理即可。
但是,如果一个12岁的孩子骨龄为14岁,那么家长就要小心了,因为孩子有极大可能是性早熟,其骨骺线提前闭合的概率较高,如不及时进行身高干预,就可能导致身材矮小。
第三:基因检测预测身高
个人的身高会受到遗传与后天环境的影响,其中遗传占了70%的作用
所以我们可以利用最新的科学技术分析与身高相关的11个基因,还可以通过基因芯片检测出70余万个位点的遗传信息,从而准确预测出孩子的身高发展潜力。
基因检测技术发展到今天已经相对成熟,很多基因检测机构只需要孩子出生一个月以上、且有1毫升唾液作为标本就可以在2周后得出较为精准的身高预测结果。
此外,基因检测还可以利用各种技术手段针对孩子的身高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从而为科学长高提供最有价值的信息。
以上三种预测身高的方法各有优缺点,遗传公式的优点是简单易操作
足不出户就可以得出结果。但其缺点也很明显,就是预测区间较大,前后相差5CM,这使预测结果相对粗略。
骨龄检测对身高的预测比遗传公式更为精准,也能通过骨龄与实龄的对比判断孩子激素分泌是否正常。但是,骨龄受性激素的影响太大,尤其是步入春期的孩子,其骨龄与年龄的差值随时都在变,所以孩子在进入青春期后至少每年检测一次骨龄才能得到相对准确的数据
基因检测可以直接对影响身高的基因进行分析比对,预测结果的准确程度非常高。但是,影响身高的原因错综复杂,除了营养、运动、睡眠、情绪和内分泌外,还包括生活习惯、家庭状况以及其他难以预料的因素。所以基因检测的结果也只能作为参考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