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炎出现的原因及预后护理
心肌炎是指心肌的局限性或弥漫性的炎性病变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心肌炎分为暴发性心肌炎、急性心肌炎、慢性活动性心肌炎和慢性迁延性心肌炎。
心肌炎临床表现多样,可从无症状至出现严重心律失常、急性心功能不全、心源性休克甚至死亡。

病因
心肌炎常由普通病毒感染或病毒感染后的免疫反应导致,病因包括感染性与非感染性两大类。
感染性因素包括细菌、真菌、原虫、寄生虫、螺旋体、立克次体及病毒。非感染性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1)免疫介导性疾病(变应原、同种抗原、自身抗原);
(2)中毒性(药物、重金属、生物毒性物质、物理损伤等)。其中最常见的病因为病毒感染,其他因素少见。
心肌炎的治疗通常为辅助支持疗法,尤其是病毒性心肌炎(自限性疾病),主要是针对本病的临床表现进行相关处理。

诱发因素
心肌炎以平时健康、无基础器质疾病的青壮年多见,急性感染、过度劳累容易诱发。

预后
心肌炎临床表现各异,主要取决于病变的广泛程度和严重程度,少数可完全无症状,轻者可表现为发热、咳嗽、腹泻等非特异性症状,重者可表现严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甚至死亡。心肌炎患者的预后取决于临床表现如左室功能障碍、肺动脉高压、血压持续偏低、心率增快、心肌标志物变化情况。左室射血分数正常的急性心肌炎患者,预后较好,多可自愈且无后遗症。血流动力学正常的暴发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长期预后佳,及早强化药物治疗和(或)机械循环支持患者的预后相对较好。类肉瘤病或巨细胞心肌炎患者,其预后取决于早期免疫抑制治疗或心脏移植,未行心脏移植者,5年生存率39%。

日常保养
1.卧床休息,避免情绪刺激与波动
2.减少体力活动
3.少食多餐,多吃清淡、易消化而富含营养的饮食。
4.适当锻炼,增强免疫力,预防感冒。
5.平日若出现感冒症状,特别是感冒后有胸闷、心悸、气促的表现,要及时就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