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健身日常
今日主题 :健身
最近开始练无氧了,喜欢上了撸铁。
之前只会跑步,爱上练无氧之后就没那么喜欢跑步了,不过也还是偶尔会跑,但都是在跑步机上跑的,石景山这边的路不好,太窄了,而且车多。
虽然路跑很自由、很畅快,但跑步机跑步也有优点:
1.跑步机跑比较安全;
2.跑步机可以手动变速跑(6km/h和9km/h来回切换);
3.跑步机除了跑步,还可以爬坡走(12的坡度,5km/h的配速),燃脂效果真的很不错,30分钟就是300卡路里;
4.跑步机上有小空调,吹着不那么热;
5.爬坡走的时候还可以追综艺(最近B站的90婚介所蛮有意思)。

关于无氧训练,我最喜欢的就是练臀腿,其次是背和肩。最近运动的有些疯狂,上周一共锻炼了7天,每天都去,每次平均2小时。健身房10点关门,我一般8点到,往往最后快关门才走,感觉要被健身房员工嫌弃死了。
无氧还是比有氧有意思的,可以使用不同的器械,做不同的动作,并且在做每个动作时,努力的感受发力点的时候,是很专注的。
上周的7天里,练了3天的臀腿(周二、周四、周日);练了2天的肩背(周一、周五);2天的纯有氧(周三、周六)。
当对某件事赋予某种极度的热情时,那必然有一个明确的目的。所以,我是真的喜欢健身吗,可能70%的原因是为了减脂,30%的原因是喜欢。
可体重就下降了0.4kg,这是为什么?我也不知道。运动量够了,还不瘦的话,那肯定是饮食的问题吧。减脂这件事,我感觉不止7分吃。控制饮食太重要了。
复盘一下上周的饮食:
早餐一般是两种方案:①酸奶泡麦片②咖啡配鸡蛋。午餐有时候吃食堂,有时候买三明治,有时候瞎吃。晚餐最放肆,蛋挞、面包、甜食。由早到晚,饮食的健康度是直线下降的。
T.T关于如何吃饭这件事,上班之后一直在摸索,一直也没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原因有三:
1.食堂的早餐和午餐都是自助餐,一去就很容易拿多,而且中午的菜偏油腻,感觉一吃就容易长胖,所以我不太想去食堂吃。但食堂是免费的,又是家常菜,营养也健康。
2.还有一个原因是我有一个甜品和面包的胃,即使吃了食堂,也还会想买别的吃,尤其是到了下班,就会很想去买面包。
3.那么如果不吃食堂,在保证健康、营养全面的前提下,我尝试了吃赛百味、汉堡、三明治。
赛百味缺点就是太贵了,也离得有点远,遂放弃;
汉堡的话很容易点套餐,结果就是花了钱,吃的也不少,而且不太健康,遂放弃。
那么就剩最后一个选择——三明治,其实是可行的。
①尝试过自己做(宾堡全麦面包片+两个鸡蛋+西红柿+火腿+低脂沙拉酱+一点点肉松),是美味的。
②也去过便利蜂买(全麦鸡蛋火腿三明治),也还是很好吃的。
③公司旁边酒店的三明治,也还不错,没有上面两个那么好吃,但很低卡,而且离的近。
所以,关于饮食:
1.早饭,继续原来的套餐;
2.午饭,大概就是食堂和三明治。食堂的话,最好控制自己拿一菜一肉一主食,不要看见各种各样的菜就都想尝尝。比如,不要像上周二那样;
3.晚饭,我本来想不吃,但看来是不太行。尤其中午吃三明治的情况下,到了四、五点基本就饿了。让我只吃水果也不行,真饿的话感觉和没吃一样。所以还是要吃主食,那只能控制吃的量、质和时间了(量:比如一个面包,一个品类;质:最好选择相对健康的;时间:最好6.30前)。
早点吃晚饭,就可以早点去运动,也可以早点回家休息,多点时间干别的事情,也早点睡觉,一个良性循环,是不是!
说回健身,要不要请私教呢,我没有请。本来都已经交了钱了,但第三天又后悔了,就退掉了...
感觉请私教这件事可以类比于考研时要不要报辅导班一样:
1.报了辅导班可以有老师监督你学习——请了私教有教练看着你练;
2.报了辅导班可以有老师指导学习,安排复习规划——请了私教教练可以指导动作,安排训练计划;
3.报了辅导班要跟着辅导班的时间去上课——请了私教要看教练的时间约课;4.报辅导班花钱——请私教也花钱(一节课300+,一般20节课起)。
考虑再三,我感觉请私教这件事不适合我,就像考研复习时报辅导班这件事不适合我一样。
首先,我不喜欢受人管束,喜欢按自己的节奏安排训练;
其次,网上太多视频和教程了,自学也是可行的,实在动作拿不准的,也可以在健身房问练得好的或者私教,也都是愿意告诉的;
另外,其实我感觉每个人的身体情况不同,每个人适合的动作细节也会有差异,重要的是感受发力点,但是要保证自己不受伤(不盲目上重量应该问题不大);
最后,因为我穷(划重点。

最后聊聊,为什么开始撸铁了呢?之前也尝试过,但是总觉得无趣,觉得不如跑步有意思。
越来越感觉,做成一件事往往是要经历几个阶段:初次认识,深入认识,萌生想法,初次尝试,再次尝试,再次尝试,再次尝试,找到乐趣,持续坚持,变成热爱。
喜欢健身完大汗淋漓的感觉,喜欢完成目标的喜悦,喜欢锻炼分泌的多巴胺...
瘦不瘦的,还是听天由命吧,体重只是一个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