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经之 膀胱经 之基础篇-中医,普通人也应该学的哲学课[26]纯干货分享

如果你没有足够的精力与时间系统的学习中医、五行甚至更多的相关知识,那么请跟随我一起走捷径,打开中医的大门,更好的认识自己的身体,让我们拥有健康的体魄。
声明:在正式进入中医的学习前,请大家一定要明白,作为一个普通人学习中医,不是为了未来去做一名医生,而是,更好的了解:如何才能不生大病,如何保护好自己和家人。也要明白,日常保健的事请交给自己,生病后治疗的事,请交给有临床经验的专业并有能力的中医或能有益于你的西医,无论对方是什么学派,能医好就是适合的医生。
第二十五篇 足太阳膀胱经 1
上一条经络小肠经的最后一个穴位,走到听宫穴后,气血向上走到眼部的睛明穴,开始膀胱经的气血流注时间。时间为下午3-5点。
膀胱经是我们身上最大的一条经络,左右各一,在背部的穴位为督脉外开1.5寸左右各一个穴位。背部我们知道它的五行属阳,所以膀胱经是一条阳经,最终的穴位落在脚小趾甲旁的至阴穴,所以称之为足太阳膀胱经。这样比较容易产生联想并记住这条经络。
在介绍穴位前,我们需要了解膀胱的作用和工作原理。
我们喝的水和吃的食物中的水是两条不同路径被身体吸收的,食物中的水也会被有效的二次利用后才最终被排出体外。所以,人的身体是很精密与科学的,只有深入了解后,才能更好的顺应身体的自我运行规律,不去违逆身体的运作系统,这样才能拥有健康的体魄。
首先解释一下饮用水和食物水的消化吸收过程:
1、我们喝的饮用水,进入胃部后,被热气化到达全身,不会经过小肠。
2、我们吃的食物中的水,到达胃后,经小肠火的蒸发,第一次被吸收后,形成好的营养水被气化后到肺部后经督脉送到大脑。剩下的浊水进入大肠进行第二次消化,小肠火气化大肠内的水,经气化后到达肺部产生津液,让我们保持口不喝。
上面只是一个粗略的讲了一下不同水源被身体吸引的过程,下面补充详细的过程:
第一次食物中的水,通过第2点,我们知道,被吸收的营养水会被小肠火气化到达肺部,肺部的水到达肾,肾水经小肠火蒸化,到达命门,产生热量,后经背部督脉一路送达到大脑。因为大脑是我们身体最重要的器官,需要大量的营养供给才能正常运转,所以身体把第一次蒸化的好营养送给大脑。
经第一次蒸化后,肾水中的浊水顺着尿管进入膀胱,因为有小肠的火蒸化,才有膀胱的第二次吸收,膀胱外有一层三焦(黄色油网)所包裹着,膀胱中被气化的干净水顺着肝经和三焦进入肝,肝接受后进一步净化营养水,同时也是帮助肝脏进行代谢,肝将浊物送到胆,胆接受后再一次进行净化,干净的水被吸收,浊物排出体外。膀胱中的浊水通过尿道管排出。
正常人的膀胱就像一个水袋,一般可以装400CC的水量,热水在里面就像一个热气球一样漂在上方,所以身体不会感觉到沉重,才不会产生尿频尿急的现象。膀胱中被蒸化的清气(好的营养)进入肝,浊水被排出体外。蒸气会产生压力,压力产生动力,所以我们的浊水(尿液)才能正常被排出。
通过这个流程,我们知道关键点是小肠的火带动水的流动。如果小肠火力不足,水就是冷的,冷水在身体内没有动能推动,就会流动过慢,导致膀胱水无法正常气化,冷水就会下沉,(有热气,气球才能漂起来)因为下沉的压力导致膀胱向下压,而产生压迫,导致尿频尿急。所以,当身体弱或器官老化后,小肠热力不足时,容易脚冷、尿频尿急的原因就在这儿。(另外,病毒喜欢冷水)此时,日常保健可以常灸命门,加强小肠的火力。同时灸中极穴,让热火向下找水。
因为这篇是讲膀胱,所以上面的消化过程并不算特别严谨的讲述,只是尽量做到简单易懂的描述。
另外:膀胱在《素问》中被称为州都之官,意思为水聚集的地方。
三焦(上中下三焦),被称为水谷之道,简单的理解就是身体内的油网,帮助输送水的器官。在讲三焦经的时候会详细的写。
下一篇进入 膀胱经穴位的梳理。
[桔子目前主推两个公众号,一个是关于心理健康相关的公众号,另一个是塔罗心理,主要是预测类的公众号,欢迎关注]
关于版权说明,所有桔子塔罗心理的原创文,不得私自转载,如有侵权,将追究法律责任!如需合作,请联系桔子!塔罗咨询、心理咨询请加桔子:xjdxlga
桔子塔罗心理-长按二维码关注

心视观-长按二维码 关注

© 本文版权归 桔子juzitaluo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