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勃定律:怎么才能让男人更多的感受到你的付出?
不知道你在感情里,有没有发现这样一种现象:
你越是对一个男人好,越是为了一个男人付出,这个男人对你的态度就会越冷淡。
是这个男人不够喜欢你吗?当然不是!
之所以会出现这个现象,完全是因为一个心理学原理:贝勃定律。
#贝勃定律#
当人经历强烈的刺激之后,再施予的刺激对他来说就变得微不足道。
简单一点就是:第一次的大刺激能够冲淡第二次的小刺激。
举个例子来说:
原本一块钱一份的报纸,突然变成了十块钱一份,你无法接受。可原本一万块的电脑,突然涨了一百块钱,你却不会有太大的反应。
这个原理放在感情中也是如此。
你的男朋友一天给你送一朵玫瑰花,连续送了一年。
一年后,你再接到男人的玫瑰花的时候,你可能会觉得,男人送玫瑰花的这个举动,一点新意都没有。甚至,你还会在心里想:
为什么别人收到的都是一大捧玫瑰花,可我收到的却是一朵呢?
现在,男人转换了一下思路,不再一朵朵的给你送玫瑰花了,而是只会在特殊节日的时候,才会送给你一朵玫瑰花。
在这种情况下,你在一个非特殊节日的时候,又收到了一朵男人送的玫瑰花。这个时候,你就会觉得很惊讶,很惊喜。
最开始的时候给的多了,男人在面对后面的付出时,就会变得很麻木。
所以,想让你的付出发挥出最大的效果,就一定要想办法,管理好自己在最开始的付出。
具体的,一定要遵循“波浪线原则”。
什么是“波浪线原则”呢?
简而言之:想让男人一直对你的付出充满期待,就要想办法,让男人摸不清你对他付出的规律。
这样,男人思考问题的重点就会变成,你到底是有付出还是没有付出,而不是你付出的是多还是少。
相比较于直线来说,波浪线充满了一定的变动,这种变动又不是毫无规律的。
事实上,你依然可以在这种变动中,看出一定的趋势来。这就是“波浪线原则”的意义了。
如何使用“波浪线原则”呢?
1
预告+不兑现。
“改天我请你吃饭”,这就是一种常见的“预告+不兑现”。
首先,我预告了请你吃饭的事实,可是,我却没有确定一个具体的时间。所以,这个预告很难兑现,或者说,这个预告充满了“不兑现感”。
这种“预告+不兑现”的方法,能够让男人一直处于期待之中。
这种期待本身,让男人感受到了,你为他付出的趋势。可是,尽管男人已经了解了这样的趋势,他依然无法预测你的实际付出。
这样一来,男人既能感受到,你对他的付出和牺牲,与此同时,他又不会因为你的付出获得即时的、超量的满足感。
这样,你在后面再为他付出的时候,他就不会对你的付出麻木了。
2
为自身的付出设置多重的条件
为什么会为别人付出呢?
这肯定是因为,在当时的情境下,你为别人付出的条件得到了满足。
比如,你是一个很知恩图报的人,只要别人对你付出了一分,你就会回报对方三分。这样一来,你为别人付出的条件就变成了,只要别人为你付出了,你就会反过来为对方付出。
可是,这种单一的付出,却很容易能让人摸出规律来。所以,时间长了之后,你的这种付出模式,就会变成一条直线。
这也就意味着,男人会对你的付出,产生一个具体的心理预期。之后,你必须要一次次的超过这个预期,男人才会感受到你的付出。
怎么才能避免这种情况出现呢?
很简单,我们要为自己的付出设置多重条件。
比如,你在为男人付出的时候,不仅会考虑男人对你的付出,还会考虑自身的沉没成本,爱情框架的偏移等等。
这样一来,你付出的条件就变成多维的了,当男人摸不清这其中的规律,更无法掌控你对他实际付出的时候,他的内心就不会产生一个具体的预期。
这也就意味着,你在后面的付出,对他产生的影响会更大。
其实,具体使用“波浪线原则”的方法还有很多。如果你想对此有更多的了解和学习,可以下方情感分析师的微信,来预约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