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三大电影节最喜欢美国哪所电影院校毕业生?
电影节自1832年诞生以来已经发展成为一项提高电影艺术水准,展示电影技术成就,促进电影人合作交流的盛会。国际电影制片人协会(FIAPF)将电影节分为A、B、C、D四类,即竞赛型非专门类电影节、竞赛型专门类电影节、非竞赛型电影节、纪录片和短片电影节,其中欧洲三大电影节尤为受世界瞩目。
最负盛名的欧洲三大电影节分别是意大利威尼斯电影节,法国戛纳电影节和德国柏林电影节。这三大电影节坚持以艺术性作为最高指标,是全球数以百计的电影节的代表,每一年都吸引了世界各国电影界人士汇聚于此,共襄盛举。

除了对闪耀在聚光灯下的获奖影片给予关注,同学们肯定对幕后电影创作者的成长之路也感到好奇,究竟是哪些院校造就了这些电影奇才呢?为此,我们整理了三大电影节获奖者的教育背景,快来看看有没有你的Dream School吧!
威尼斯国际电影节
Venice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该电影节创办于1932年,是世界上第一个国际电影节,故被称为“国际电影节之父”。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于每年8月至9月间于意大利威尼斯丽都岛举行,最高奖是“金狮奖”。以下为获奖者毕业院校名单。

主竞赛单元金狮奖《无依之地》
导演:赵婷
毕业院校:纽约大学(NYU)

主竞赛单元金狮奖《小丑》
导演:托德·菲利普斯
毕业院校:纽约大学(NYU)

主竞赛单元金狮奖(提名)《夜行动物》
导演:汤姆·福特
毕业院校:纽约大学(NYU)

主竞赛单元金狮奖《来自远方》
导演:洛伦佐·维加斯
毕业院校:纽约大学(NYU)

主竞赛单元金狮奖《罗马环城高速》
导演:吉安弗兰科·罗西
毕业院校:纽约大学(NYU)

主竞赛单元金狮奖《在某处》
导演:索菲亚·科波拉
毕业院校:加州艺术学院(CalArts)

未来电影数字奖 《飞屋环游记》
导演:彼特·道格特
毕业院校:加州艺术学院(CalArts)

主竞赛单元金狮奖 (提名) 《珍爱泉源》
导演:达伦·阿伦诺夫斯基
毕业院校:美国电影学院(AFI)

主竞赛单元最佳导演银狮奖《大师》
导演:保罗·托马斯·安德森
毕业院校:艾默生学院(Emerson College)

纪录片类传记电影奖 《我仍然在此》
导演:卡西·阿弗莱克
毕业院校:哥伦比亚大学(Columbia University)

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提名) 《拆弹部队》
导演:凯瑟琳·毕格罗
毕业院校:哥伦比亚大学(Columbia University)

主竞赛单元最佳导演银狮奖《节选修订》
导演:布莱恩·德·帕尔玛
毕业院校:哥伦比亚大学(Columbia University)

终身成就金狮奖 斯坦利·库布里克
代表作品:《闪灵》《大开眼界》
毕业院校:哥伦比亚大学(Columbia University)

戛纳国际电影节
Cannes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该电影节创立于1946年,是当今世界最具影响力、最顶尖的国际电影节之一,最高奖是“金棕榈奖”。每年5月中旬举行,为期12天左右。以下为获奖者毕业院校名单。

金摄影机奖(提名) 《他和她的孤独情事》
导演:内德·本森
毕业院校:哥伦比亚大学(Columbia University)

主竞赛单元金棕榈奖《大象》
导演:格斯·范·桑特
毕业院校:罗德岛设计学院(RISD)

主竞赛单元金棕榈奖(提名) 《换子疑云》
导演:克林特·伊斯特伍德
毕业院校:南加州大学(USC)

主竞赛单元金棕榈奖(提名) 《纽约提喻法》
导演:查理·考夫曼
毕业院校:纽约大学(NYU)

主竞赛单元金棕榈奖《巴顿·芬克》
导演:乔尔·科恩
毕业院校:纽约大学(NYU)

主竞赛单元金棕榈奖《我心狂野》
导演:大卫·林奇
毕业院校:美国电影学院(AFI)

主竞赛单元最佳导演贝尼特·米勒
代表作品:《狐狸猎手》
毕业院校:纽约大学(NYU)

金摄影机奖《天堂陌影》
导演:吉姆·贾木许
毕业院校:纽约大学(NYU)

金摄影机奖 《饥饿》
导演:史蒂夫·麦奎因
毕业院校:纽约大学(NYU)

一种关注单元 一种关注大奖(提名) 《桥上的露露》
导演:保罗·奥斯特
毕业院校:哥伦比亚大学(Columbia University)

主竞赛单元最佳编剧 约瑟夫·斯达
获奖作品:《脚注》
毕业院校:纽约大学(NYU)

主竞赛单元金棕榈奖(提名) 《艾德·伍德》
导演:蒂姆·波顿
毕业院校:加州艺术学院(CalArts)

主竞赛单元金棕榈奖 《现代启示录》
导演: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
毕业院校: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
柏林国际电影节
Berlin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该电影节创立于1951年,最高奖项为“金熊奖”。柏林国际电影节以关注政治和社会现实闻名,宗旨在于加强世界各国电影工作者的交流,促进电影艺术水平的提高。以下为获奖者毕业院校名单。

银熊奖最佳剧本《血腥的宽恕》
编剧:乔舒亚·马斯顿
毕业院校:纽约大学(NYU)

泰迪熊奖最佳电影 《孩子们都很好》
导演:丽莎·查罗登科
毕业院校:哥伦比亚大学(Columbia University)

金熊奖最佳影片(提名) 《第25小时》
导演:斯派克·李
毕业院校:纽约大学(NYU)

金熊奖最佳影片(提名) 《荒野寻踪》
导演:朗·霍华德
毕业院校:南加州大学(USC)

金熊奖 《细细的红线》
导演:泰伦斯·马力克
毕业院校:美国电影学院(AFI)

金熊奖最佳影片(提名) 《麻将》
导演:杨德昌
毕业院校:南加州大学(USC)

金熊奖最佳影片(提名) 《爱与死》
导演:伍迪·艾伦
毕业院校:纽约大学(NYU)

银熊奖最佳短片《顽皮跳跳灯》
导演:约翰·拉塞特
毕业院校:加州艺术学院(CalArts)
通过观察以上电影获奖者的教育背景,我们不难发现,那些在国际影坛大放光彩的电影创作者们大都毕业于美国TOP10电影院校。像南加州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加州大学艺术学院等院校因其顶尖的学术水平而被誉为美国电影艺术人才的摇篮,伴随着好莱坞的电影工业发展,成就了不少电影界的人才,成为当今众多电影专业学生的向往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