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生活整理系列 | 我们决定过着低物欲的极简生活

消费降级但标准不低,物品减少但内心充盈
家庭生活整理,对于这个词,大家可能以为它只是个家居收纳的课题,实则不然。
它其实是一个人生课题。当我们在整理的时候,实际也在不断纠正自己的人生,想清楚自己当下真正“需要“的是什么,能”放下“的又是什么。

在物欲横流的社会,我曾经也是那个疯狂买买买的女人:
这个鞋子好美,拿不定要哪个颜色。嗯,都入了吧,反正搭配衣服都好看!
这个烤盘好实用,买回来能做饼干、面包、蛋糕,功能那么多,买!
这个面霜是某某明星种草的,最近超火,但知道适不适合自己的肤质,算了,难得有优惠,买回来试试好了!
今天工作太累了,不开心,我要消费点贵的东西才能快乐!
……
不知道你们是不是这样?等待快递的心情是无比快乐又焦急的,拿回家马上拆快递也是特别兴奋,但当我拆完快递,坐拥满屋子的物质,却发现内心依旧空虚。我依旧会关注店家上新,看到新品依旧会想买,哪怕明明刚收到类似品类的快递。
跨过30岁这个坎,我慢慢开始了极简的生活,逐步地进行消费降级,也不再惧怕“丢人“这件事。
1 极简衣柜
我从追求品牌货、买代购款、买当季流行款,到学会自己淘原单小众货,购买真正舒适的基础款。现在衣柜里挂着的,是不超过50元的T恤、100元封顶的牛仔裤、200元以内的连衣裙或西装外套。我相信只要搭配好,基础款也能穿出百变的感觉。


比如,我有一件200元的韩国原单西装(某宝淘的),一条100元不到的休闲裤(当初优衣库实体店打折,正好有我的码),一穿就穿了3年,依旧还可以继续服役。现在广东冬季都不太冷,我甚至可以把一条春秋款的牛仔裤穿足四季,冬天很冷的那几天,就在牛仔裤里面叠穿一条厚丝袜(其实这样更保暖,推荐你们试试)。
2 极简饮食
与其选择下馆子或吃外卖,目前我更倾向自己做,约上三两好友,到市场买菜回家聚餐。
我也不再盲目追求有机蔬菜水果或者包装精致的进口牛排,而更喜欢和汤圆爸到批发菜市场,感受扑面而来的人间烟火,选购最新鲜最时令的食材,讨论烹调方式。对了,我们还统计过,批发市场采购150元左右就可以支撑我家工作日的伙食(不包括米油哈)。


我也不再追求私厨定制的无添加面包蛋糕(这几年涨价真的太夸张,而且我自己玩过烘焙,对所谓的“无添加”这个概念持怀疑态度)。像我们一直回购的桃李吐司也很好吃啊,一袋才6元的快落(不过桃李的其他非吐司系列的就口感一般)。

3 极简居住
我不再觉得必须斥巨资买房才能安定,租房也同样可以营造美好的生活。只要花心思,也可以不用请家居设计师,自己怎么舒服怎么来。

收纳也不需要花高价钱,其实有很多省钱小妙招和平替收纳盒,哪怕用既有的收纳用品,也可以发挥创意开发新的功能。这不,我用伸缩杆改造的展示型书架、自己打印制作家里的挂画、自己组装做开放性厨房的中岛台,就是这个道理啊。


4 极简护肤
我不再跟风尝试**水、**瓶,那不仅浪费钱,还让我泛红长痘;也不再产生错觉,好像我用了明星同款护肤品,就拥有了和她一样的肌肤似的。
如今我只购买洗面奶、保湿、防晒、面霜,而且更倾向将空瓶进行到底,如果适合我的肤质就会持续回购,不再让皮肤去频繁尝试新品。比如洗面奶,敏感肌的我只买丝塔芙,用了七八年有余。私以为,与其研究购买什么熬夜眼霜、面膜,还不如早点睡觉更护肤。

5 极简育儿
在孩子用品上,我也不再追求国外品牌,明明国产的也很香啊。
比如以前纸尿裤只买花王、大王,还坚持自己亚马逊日淘,后来发现国产的家得宝才是最合适的,就一直回购到汤圆戒了纸尿裤。
比如买书,我不再看某某明星推荐,不买烂大街的书,而是会根据汤圆自己喜好,等待书香节等活动,价格合适再购买。

比如汤圆在上的网课,也会选择有保障的平台,就像使用某宝的返利软件一样,自购自返的模式,让我们实现价格比官网便宜、售后可靠的网课自由。

比如我们已经上了快一年的火花思维,比官方价格便宜几百块,划算下来一节课不到7元。现在我们晚上做饭的时候,汤圆也能养成习惯,独立上网课了。

6 极简数码电器
如果功能相当,我会优先选购国产货,不再为洋品牌的溢价买单。
比如洗碗机,我们做了功课之后,买了广东佛山的美的,2000多元的8件套也可以满足日常需求了。
对于确实需要购买外国品牌的,比如我在用的苹果手机(没有否定国产手机的意思),当初听说日版机更实惠,所以研究后就买了日版的二手机,价格比国行便宜了2000多,而且还是当年最大内存,目前用了快4年,依旧很顺畅。


这几年,极简的生活,也让我更自由、更轻松。
消费降级,但我依旧在消费,只不过购买的标准不再是品牌,而是“适不适合”。
物欲降低,但我还是有物欲,只不过不再被物欲控制,活成非理性、容易受影响的消费者。
我更看重如何去发挥既有物品的价值,将它们琢磨研究透彻所获得的价值感,远超过买牌子货的体面感。
我更愿意把钱花在刀刃上,花在我真正需要的物品上,花在我的爱好上,而不是陷入商家设置的“你应该”“你值得”的消费陷阱。
我更倾向为“自我提升”“挑战新事物”等领域买单,买书看书听网课学习,享受真正专注于自己,不再被他人的眼光驱策着生活的时光。
从某个意义来说,把我们的生活过得极简,也是为了给新鲜的事物腾出地方,让我们更有空间和时间去拥抱它。

写在最后:
关于极简的实践,汤圆家也会持续在家庭生活整理系列更新,初衷是希望记录一个普通家庭、两个30多岁的中年人对生活的体悟,以及省钱存钱小妙招,如果对大家有启发和帮助,那就是我们莫大的荣幸了。
大家想看极简衣柜、饮食、居住、护肤、育儿那一部分呢?欢迎文末给我们留言哈~
另外,文章难免会提到一些长期回购或者不喜欢的商品,以及一些消费思路,那都是只适合我们家,不一定适合大众。
所以,谢绝杠精,如果硬要争辩,那请记住
”我说的都是错的,你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