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生活整理系列 | 没沙发没电视,只有书桌,这个客厅更有温度
公众号:汤圆家+
持续更新家庭生活整理系列~欢迎常来坐坐~

小时候,我因为害怕独自一人在房间里学习,索性跑到客厅里写作业。破旧的矮茶几,简易的塑料凳,头顶一个暗暗的灯管,就是我的学习区。我爸在旁边滋滋有味地看他的报纸或者金庸小说,我妈就在不远的厨房里炒菜做饭,我呢,在翻书声、写字沙沙声、厨房里锅碗瓢盆声交织中度过了小学生涯,成绩竟也稳居全班前三。
直到今年年初看了那本《打造让孩子自主学习的住宅》后,我这才发现,原来小时候”艰苦”的学习环境,竟然与书中描述的陪伴成长的家庭学习环境十分契合。
我很钦佩当初爸爸妈妈的智慧与宽松,没有把我驱赶回安静的儿童房学习,而是始终陪伴在旁,给予我充分的安全与温度。

所以当改造这套精装修房子时,我一直在琢磨这几个问题:
- 如何给孩子提供一个陪伴成长的空间?
-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与孩子深度交流?
- 如何以身作则地培养孩子养成自我学习的习惯?......
我寻思着应该可以像小时候那样,全家人共享“客厅”这个大区域、大环境,既能保持各自的步调,也能感受家人的气息,互相交流意见,从中汲取彼此的智慧,最大限度地激发创造力,因为这个对我们来说,正是“家”的意义!
我把这个想法跟汤圆爸一说,马上一拍即合,并开始了改造。
这是初始精装修的样子:

随着我们一点一点地改造,这个“家”慢慢往梦想靠近:

现在它是这样:


这个客厅长4.5米,宽3.8米,面积约17平方米。这个空间容纳了三件大家具:2米多功能桌、2.8米钢制书架、多功能储物柜。
今天这篇文章主要是介绍你们特别想了解的客厅大书桌,以及如何让桌面永远整洁、不再凌乱。

01
谁说客厅不能摆书桌,谁用谁香!
来我家做客的朋友一进门,首先就会被中间C位的多功能桌吸引。这是我们定制的长度2米、宽度1米、高度0.75米、木板厚度5厘米的实木大桌。它也是家里唯一一张桌子,兼具读书、学习、吃饭、生活等功能。


之所以没有像常规那样摆放舒适的沙发,是因为沙发太适合掏手机出来葛优躺了(有木有!)
从定位来看,客厅本是全家共度美好时光的场所,如果按照思维定势摆放一台70寸大电视和3+2+1的沙发组,那大家肯定是进门就窝在沙发玩手机,或者是坐在沙发看电视,长久以往,面对面的互动交流几乎为零。
从实际而言,上班工作+下班带娃+空余写公众号的汤圆爸和我,真的也抽不出时间窝在沙发看电视追剧。电视对我们家来说,可能一年也开不了几次,电脑或者ipad就足够满足我们的需求。
所以,你们看到的没有沙发、没有电视、只有大桌的客厅设计,真是源于汤圆家的生活需求。这样的空间布局汇集了全家人的喜好,每人回到家,都会自然而然地坐在大书桌上,汤圆看书写字画画上网课,汤圆爸和我也可以泡茶看书读报码字,三人还可以畅快下棋玩桌游。抛下思维定势后,你会发现客厅绝对不止“沙发电视背景墙”,明明可以更有恬淡诗意、更有舒适温度。
下面是你们一直问我的链接(说明下,没有广告,仅作分享,自行比价比质。)
这张桌子的款式是模仿宜家莫比恩桌,宜家设计师在中间留一条小缝隙,估计是为了用电方便,但是容易藏污纳垢,而且价格高达4999元,还是非实木,性价比不够高。我找到这家定制的松木款,中间没有留缝隙,颜色也更日系,价格也便宜多了。当初定制费用是2600,我也没比较过其他店,需要的可以自行比价看看。

桌子没有配套椅子,我是另外自己搭配的。除了汤圆自己的可调节高度学习椅,我还买了2只Y椅,1把陪读长凳。



2
桌面保持整洁,
全靠这个“隐藏式”收纳体系。

还记得发图片在群里的时候,大家都说很喜欢这样的桌子,显得干净舒适。我见过很多家庭的茶几、饭桌因为堆满了杂物,而失去了本来的用途。毕竟真实生活中可能出现的杂物实在是太多了:
遥控器、牙签盒、剪刀、指甲钳、电池、梳子、发夹、画笔、纸巾、吸管……
这些东西都是我们每天的必需品,也极容易导致桌面不整洁。很多人都会抱怨家人随意摆放,但却没考虑到,根本原因可能是原先收纳的位置太远,或者是根本就没有设置这类物品的收纳位置,所以大家只能随便放在桌子上。长久下来,桌子自然堆满生活杂物,而且要拿取某个物品的时候,也要满桌子找。

所以在布置这张桌子的时候,我按照使用功能,将可能出现在桌子上的杂物列成清单,并逐一建立“就近式”“隐藏式”收纳体系,实现了“既能随手拿取,也能迅速归位”的目标。
分享下当初制作的收纳体系清单:

按照这个清单实践之后,桌子看似空无一物,实际只要你蹲下来,就会发现桌下暗藏的收纳体系:

目前桌子下面粘贴了4个抽屉和1个纸巾盒,抽屉我还粘贴了把手,方便抽拉。




奉上两个购买链接,都是PDD上的。(其实大家搜索关键词也可以买,说明下,没有广告,仅作分享,自行比价比质。)



3
解决桌面用电问题,
全靠这个“隐藏式”盒子!
上面说到,这是我们家唯一一张桌子,那就意味着,桌面用电的情况比较复杂,比如我们写公众号码字时用的电脑需要插电、吃火锅的电磁炉需要插电、护眼台灯需要插电、各种移动电子设备也需要插电……
其实这真是一个特别棘手的难题,因为房子是精装修,没有留合适的地插,就算是离桌子最近的插座,也有足足有1.5米远,再加上桌子本身2米长,如果我坐在A位置使用电脑,那就意味着需要一根3米多的排插延长线才行。此时假如还需要用护眼台灯、给ipad充电,那么桌面上就可以看到纵横交错的电线,非常不美观,而且还很容易被长长的电线绊倒,特别不安全。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和汤圆爸绞尽脑汁,终于想出了一个相对完美的方案。
首先网上购买一个办公桌的穿线盒,并在定制桌子的时候,请店家师傅按照线盒的尺寸在中间掏空一个长方形的洞(为了确保准确无误,我直接网购了穿线盒并寄给定制桌子店家)。现在这个洞正好嵌入这个线盒,而且桌面还是平坦的。



我们在这个穿线盒里放入一个3位+2USB插口的排插,这样就可以同时满足台灯、电脑、电磁炉、手机ipad等移动设备充电使用,桌面电线也不会显得很乱。至于排插走线,则隐藏在桌下,我们用电线固定器粘贴住,确保不会晃动。




接着,是解决没有地插的问题。假如不是精装修并留有地插,则采用我上面的第一步,把线盒里的排插插头接在地插上,就可以完美解决桌面用电问题。但如果像我们这样没有地插,又不想改动电路,可以这样操作:在距离桌子最近的插座处,使用一根电线延长线,桌面需要用电时就可以接上线盒的排插插头,不需要用电就把电线延长线收纳起来,用挂钩收纳在桌子旁边的储物柜里。


现在就完美解决了桌面用电问题啦:

聚餐吃火锅也没问题:


写在文末:
这几个月来,我写了近100页的收纳改造手稿,涉及书籍收纳、家庭文件整理、充电设备收纳、清洁用品收纳、厨房好物、冰箱收纳、带娃打工人快手菜谱、全屋灯光改造、省钱主卧地台设计……都想一一写出来形成家庭生活整理系列文章,分享给你们。你们想先看哪个,欢迎文末给我们点赞留言啊~
居住环境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我们的“家”永远是一个“半成品”,它会与住在其中的家人一起成长。汤圆家也是如此,我们厌倦一成不变,愿意跳出舒适圈,乐于折腾。所以大家现在看到的1.0版,后续还会完善为2.0版、3.0版……
——早上5点起床码字的打工人碎碎念

原创真的不易!全篇无广!
来,求转发扩散、点赞、留言三连击,让我们更有继续创作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