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盲信日本人的“不添麻烦”精神
把“不添麻烦”做到极致,真的是件好事吗?

日企文化中有句名言,叫:“下道工序就是我的客户”。
就是无论做什么工作,都要去思考,自己的成果,是对方想要的吗?能解决问题吗?会给别人造成困扰吗?依靠这种换位思考,工作成果逐渐和优良品质挂钩,形成良性循环。
这种设身处地、不给别人添麻烦的思想,渗透在日本文化中,大家无论做什么事,都养成了考虑别人的习惯。扔垃圾的时候,想到处理垃圾的人,于是把陶瓷和玻璃用胶布缠起来。坐电车的时候,想到车里的乘客,于是把电话设为静音。乘手扶电梯的时候,想到急着赶路的人,于是大家都统一地站在右侧,让出左边给赶时间的人。
你是不是感动到了?觉得这种精神,要是国人也能做到,那我们整个国家、民族不就与文明社会更进一步了?
不会的。
不要盲信“不添麻烦”精神,尤其是日本人的不添麻烦精神。因为:
第一,“不添麻烦”精神不全意味着好;
第二,人的精力有限。
先说第一点,“不添麻烦”精神不全意味着好。
你说怎么可能呢,我慎言慎行,换位思考,为别人充分考虑 ,与人方便,这不是好是什么呢?
抱歉,不添麻烦不意味着好,适度的不添麻烦才意味着好。你去看看,已经把“不添麻烦”精神演化得走火入魔的日本是什么样子。
收银台前,只敢用大钞付款,不敢翻钱包找零钱——因为怕给身后排队等待的人添麻烦;
电影院里,每个人都选择坐在边角座位——因为怕坐中间给后排观众添麻烦;
电车里,年轻人不会给老人让座,就算让座了老人也不会去坐——因为老人不想给年轻人添麻烦;
这种思想演变到极致的结果就是:
日本人汤川在中东被极端组织绑架杀害,她的家人却在电视上和全社会道歉“对不起给大家添麻烦了”;
因为担心自己有暴力倾向的儿子会给别人添麻烦,日本前农林水产省事务官熊泽把儿子给杀了;
甚至有得了新冠的日本人,因为怕传染给别人添麻烦,选择自杀。
彻底的不添麻烦就是冷漠,是拒人于千里之外,人与人失去了沟通和摩擦,社会变得死气沉沉。如果每个人都不想担负“麻烦别人”的责任,那么责任就被分摊到整个集体里,形成更大的麻烦。
第二点,人的精力有限。
人的精力不是取之不竭的,它是一种稀缺资源。就像猎豹的冲刺,必须在关键时刻,用在关键的地方。
凡事都为别人考虑,小心翼翼,战战兢兢,你是心灵上得到了升华,感觉做了好事,但在如今快节奏的生活当中,工作很多,琐事很多,自我提升的时间都不够,你还有精力去无时无刻考虑自己做的每一件事对别人造成的影响吗?如果做什么事都要想这么多,上完厕所都要回头看看水花冲的漂不漂亮、干不干净,哪怕委屈自己也不想给别人添麻烦,有再大困难也不肯向别人开口,那么最后累死的就是你自己。
不要盲信日本人的“不添麻烦”精神,并不是说我们可以随地扔垃圾,不用站在对方立场去考虑事情,而是各司其职,做好自己分内的事,保持自己的人格,处理好正常的人际关系。相比互不添麻烦的社会,我们更需要的是互相理解、互相帮助的社会。
-
iiirrational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7-10 02:39:05
-
百草味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8-26 08:09:16
-
夏多先生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8-25 22: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