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前辈:灵魂与心,小行星带
前辈:
久违地没给你写信了。最近发生了很多,关于灵魂探索,超越性内在性,旅行......如果有一个高维视角看最近这半年多,可能会看到一个剧烈膨胀起来的不规则几何体,那么突兀地出现在原来单独的时间线上,扭曲了周围的一切。
这段日子发现了自己也可以作为灵魂活着------或者说,发现了我们本来就是灵魂的存在。从那之后,世界都变得愈发愈鲜艳了。后来,开始了解什么是“无条件的爱”,探索“All in together”究竟是什么含义。甚至开始对那些曾经觉得有点迷信又深奥的道家思想有了不同理解。在这个漫长的探索宇宙寻找自我的路上,也发生了一些神奇温暖的事情。
可是最近的我却开始迷茫了。虽然朋友说这是一个节点,混沌,混乱和困惑都是新的探索的开始。我通过朋友看到了璀璨的小行星带在一片黑暗里混沌里流转,那些发光的是朋友告诉我的无条件的爱,是书里尼采的智慧......可是中间的圆心却看不到光亮-------或许是被群星的光芒完全盖住了。
“你最近知道的信息太多了,灵性也好,二元对立是什么也好,你看的书说尼采怎么怎么说也好,你是真正地懂了吗?那个真正的你就是这些漂在脑海里的概念乃至‘真理‘么?会不会这些和世俗里的那些定义追求一样,又都变成了一种‘定义’’的’束缚?”
那一刻,我忽然明白,在探索自己的精神世界、宇宙这么久之后,我仍然不知道哪个混沌中的“我”在哪。跳脱了人类世界的种种定义之后,那个真正的”我“宛如闪动的火光,再次躲到了一串抽象的概念之后。所以我现在谁都想去相信,却谁都不信。谁都不信后,却再也不像曾经那样有着倔强的坚定,反而陷入了一片混沌的迷惘。
写到这,我反而觉得舒服了很多,我在试着对自己坦诚。世俗里有太多的概念,让人躲在“一个好人”、“一个好朋友”、“一个厉害的人”的光环后而看不到真正的那个自己。当能讲出“我不是一个好人”之后,不是说要向恶而生,而是开始直视自己到底真的怀有多少无私和爱意。不论在说完之后发现是匮乏还是丰富,一旦对自己坦诚,那团火光会在你眼前噼里啪啦地燃烧起来,会开始有一颗更炽热的心。
不过,心到底是什么?
毕淑敏的比喻说“心是一个美丽的小箱子”。我们要往里装世界最美好的瞬间,也要向人间带来自己生命的绚丽。
丰子恺也说,要学会护心。并不是钻进吃素的牛角尖里,而是在每个时刻都不去做脏了心的事儿。我们活着不光要惜福也要惜心。这比在钻牛角尖里找“到底吃什么干什么才是善”更有意义(之前也一直在想这个问题,前几天机缘巧合朋友带给我这本书让我看到了答案,可能也是一种同步性吧)。
心,灵魂,这些我们觉得无比神秘又瑰丽的词语,到底如何证明他们的存有和作用(可以这么功利地去想吗?)。如果真的存在,对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又有多重要呢?难道真的是“寻找灵魂是什么还不如想着明天吃什么”吗?
其实正如每个人都是珍贵的存有不用去证明一样,灵魂与心,是不需要去证明的。闭上眼睛。听见的那个声音,纯净而空灵的低语,就是灵魂与心在一片如梦境般朦胧的寂静中飘散来的一丝又一丝绸缎般的爱意。
前辈,曾经我是一个幼稚而叛逆的人,却有着莫名其妙的坚定与勇气。现在这份叛逆与坚定把我带到了这里,我也不再是曾经深陷世界游戏程序里的人。在真正找到那片小行星带中心的光亮之前,我会继续或许坚定或许迷惘地继续路过一个一个生命的节点,带着我美丽的小箱子继续寻找灵魂的呼唤。这不是生命的长征,因为没有结果,都是过程和节点。
学会原谅,学会面对曾经的叛逆和倔强,去散发光和爱。前辈,我仍在寻找仍然懵懂,却也仍旧是那个十多年前在阳光下初见蔷薇花而惊喜的孩童。虽然时间线走了二十年的长度,可一切都是节点,一切都在当初,一切都在流淌,一切是个圆满的圆,正如人们发现地球是不是扁平的而是一个蔚蓝的美丽星球。
前辈,我看到了那个仿佛被泪光蒙住一层滚烫滤镜的夜晚,你通过手机屏幕温柔地跟我讲着温暖的大火球的那一刻。
前辈,曾经以为你是我的信仰,现在明白对自己坦诚且赤诚才能让灵魂在一片混沌和混乱里翩翩起舞,在满目星光中飞向自由。
这么多年,谢谢你最初点亮我的光。
谢谢我的一位很有灵性的rapper朋友,和我一起打破了那个虚幻的泡影,让我知道这颗蔚蓝星球有多么瑰丽和需要坦诚学习的课题。不多言谢了,真心祝福每个人都能在地球玩的愉快。
阿颜于谢菲尔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