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是孤鸟,带著秘密在雨中寂寞地飞行

封面用图·曹洪磊
简媜,是当代华语文坛无争议的实力派女作家。
创作30余年,推出了自己首部短篇小说集《十种寂寞》
在新书里,她用深具体感温度的笔触,描绘了平凡人生中的十种寂寞;作品珍藏着她漫漫人生路上瑰丽的碎片,是经过岁月淘洗的文字。
#1 猫头鹰出来的晚上

小男孩阿金也想当好孩子、好学生,他幻想校长喊他上台,对着全校学生表扬他的善行,一时掌声雷动。幻想结束,阿金做的不是善行,而是打一架。打完,他也完了。被误解却无人知晓的小男孩,“我们都是别人不要的人。”这个晚上很漫长,十岁小孩也有小尺寸人生必须赤手空拳去面对。当他躲在树上哭泣,会觉得世界抛弃了他或是因一隻猫头鹰忽然现身而改变意念,重新恢复对人的信任?迟早得从树上下来,如果是你,这个晚上会把你变成什麽样的人?
#2 黑夜

我们评论善恶时,仿佛那是两块石头一黑一白般那么清楚,但落在人身上,善举与恶行有时只在一念间隙。黑夜是什么意思?有些人的人生是从旭日东昇开始,离天黑还远著呢,有些人一出生就落在天黑,离破晓还远著呢。故事中的三兄妹就是后一种人,他们是社会中最常听闻走入歧径的最佳候选人。我承认,我是胆小鬼,我有妇人之仁,“他连夜叫醒弟妹打包行李,踏上清晨第一班开往远方的自强号火车。” 我就是要给他们一个天亮!
#3 一天一夜和第二天早晨

一个年轻女子,到繁华城市讨生活,遇到豺狼虎豹,故事开始。 “明天,太阳下山的时候,她发誓:‘我也要翻过这一页。’”可见,这一页很难翻,所以才会叫“一天一夜和第二天早晨”,翻这麽久。我在每篇小说裡都安排了花,这篇裡有一幕,主角去麵馆吃面,看到卖花的小女生进来兜售,心生怜惜,买了夜来香、玉兰花,感触:“这种天气还在外面讨生活的人要的不多,不过是想活下去而已。”你不想活,全世界都拉不住你,你想活,谁也挡不了。明天太阳下山的时候,这一页就翻过去了。
#4 待续

这一篇写得很难受。先说些题外话。13岁到18岁正逢青春期,是“成长痛”阶段;一是身体转变带来适应问题,二是这阶段必须面对两次可怕的大考:考高中、考大学。能熬过这些考验站上20岁“弱冠”台阶的,都值得喝采。我们教育体系裡充斥著第一志愿、资优、顶尖、明星学校、升学率、班排校排、满级分等“成绩挂帅”魔咒,虽然我自己走过这段路也陪孩子走过,但看到这些名词还是很揪心。我有个朋友都中年了,还会梦到第二天要考试而他完全没准备的恶梦,“成长痛”到老了还在痛,长得太慢了啊!明星学校孩子的资质都是优的,到处都是“神人”。神人也要比高下,多的是从小第一名的孩子开始要习惯当倒数前三名,还得面对父母质问:“发生什麽事?”能有什麽事,还不就是进了虎群,老大换别人做了。资优生会念书,但不要被这事给骗了,以为他们心智、阅历都超龄,以为他们全能。成长,不等于成熟。有几年不知怎麽搞的,那所学校每年都有学生卡关,选择“休止符”。人生很长,路很宽,哪一种奖牌值得拿亲情当代价?哪一种成功值得用生命去换?忽然忆起儿子的高中毕业典礼,因大礼堂维修,改在大操场举行。才进行一半,忽然降下大雨,所有人往走廊、教室躲去。家长的表情不太好看,十七岁男孩子们现出原形,像衝破栅栏的青春圣兽,喧嚣笑闹无法无天,彼此签名留念,拿油性笔直接签在制服上,形同哥儿们集体拥抱,在属于他们的雷雨中。“每个人或许都是孤鸟,带著秘密创伤在雨中孤独地飞行。一直飞,总会飞到栖身的地方吧。”《待续》这个故事是真的。
#5 弱水三千

《弱水三千》是早年写的一篇小说,一直没办法收入散文集裡,料想大概没机会入书。在两次演讲中,有两位读者提到这篇年代久远的小说,让我非常惊讶;一位在台湾,退休女老师,另一位在苏州,温文儒雅的研究生。他们对小说裡的情怀念念不忘。
我重修这篇小说时,心裡浮现他们的身影。也可以说,为他们而更加细腻地修饰小说,使它配得上知音的情怀。
书中的十篇故事有个安排,每篇的配角是下一篇的主角。《待续》裡出现的家教梅老师,就是《弱水三千》的主角。寂寞是难熬的,可是当我们沉陷在各自的寂寞裡时,都有见证人;在不起眼的角落,你经过别人身边,成为他人眼中的风景,说不定给了他鼓舞因而改变命运,同样地,可能因为他人介入而改变你的航道。我们不是孤单的。
#6 花

有一种人的人生搁浅在死水塘裡,倒楣的事都有他一份,而且是连续性的倒楣。忽然,萍水相逢遇到一位让他顺心顺眼的人,却是一段还未开始就结束的单向泡影,破灭的那一晚,他心裡自歎岁月哪裡去了,童年、少年还有漂泊的青春都哪裡去了,又自嘲“手上沾泥巴的人有资格问这些吗?”
有一种人生真的没有别的出路,怎麽办?
这一篇就是写这样的人生。
#7 回:抉择,不是坏事

糟糕的事情往往不是单独来,如同结伙抢劫,来一挂。
意兴风发的都市职场女主管,遭到暗算,重重地跌一跤。这一跌,岔路出现,面临抉择。
“回”这个字具有直观的视觉趣味,大框包著小框,你站在小框内看不到大框,站在大框裡看得到小框。就说是个笼子吧,多几平方米,住起来也舒服一点。抉择,不是坏事。
转念一想,不跌一跤,哪晓得你值得住更大的框框。
#8 老姐妹

上一篇中女主角米雪的房东阿鹅嬷,在这一篇变成主角。女儿死了,不想拖累孙女,住进一家还算舒适的安养机构,认识同房室友阿喜嬷。
阿鹅嬷是一位坚强的老人家,老人有的唠叨病她也有,但为了不让孙女牵绊,很努力适应新环境,交新朋友。她叫孙女有时间的话去交男朋友,不要浪费时间在老人身上。这是典型的传统老人,用强势作风包藏深沉的悲伤。跟她相处不见得愉快,她把年轻人往外推,用这种方式保护所爱的人。
所以,她只剩室友了。她跟阿喜嬷及看护发展出“伪家人”关系,写这一部分时,我的情绪很强烈——可能内心深处在预习自己的未来吧。
两个八十多岁老人,仿佛重新度过童年,在被幸运之神遗忘、离欢乐很远离死亡很近的地方。我给了她们一个很美好的结局。
《十种寂寞》

部分图片摘自网络,如有版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