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小狗的女人》

《带小狗的女人》剧照。非常喜欢二人在海边的这一段情节。
电影《带小狗的女人》拍摄于1960年,黑白色调,契诃夫原著改编。小说讲述了一个爱而不得的故事,契诃夫写这篇的时候,也正经历着爱情,字里行间的很多感触,应该是他本人所正体会的人生感悟,所以读者读来尤为感人和深刻。契诃夫对待爱情的态度是谨慎与矜持的,他追求的是和爱人在精神世界的扶持与和谐。所以这个故事绝对不是寂寞空虚的已婚男女的一场春梦,契诃夫写的是一个人在真正爱着一个人的时候,他与她在不断的自我反省后精神上的升华。

《带小狗的女人》
在契诃夫去世56年后,苏联将这篇小说拍成了黑白电影。剧中男主角 阿列克谢·巴塔洛夫 演技极好,把一个中年男人的世故与无奈,演绎得丝丝入扣。“我最喜欢看你穿这件灰裙,十年后即使不流行了,我也还想看着你穿。” 这句台词小说中没有,可是留给我的印象特别深刻。衣裙,时间,多寻常的词语啊,却饱含了只如初相见般的感伤与无处可诉说的遗憾。

《爱人的最后一封情书》英国海报
看完这部电影我想起前段时间看的,同样是由相似题材小说改编的电影《爱人的最后一封情书》,相比之下花花绿绿的后者是多么的庸俗与浅薄。小说情感基础薄弱,人物刻画表面。电影就更拍不好了,纵有俊男美女,湖光山色,却独少了人的灵魂,即便景物再华丽也是海市蜃楼的虚空。
是不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文学和影视都在退步?是不是我们缺乏了对自身内心的反省与超脱自我的审视?我想人文的积累是一个需要时间的沉淀与多方位思想博弈的过程,它绝对不能速成,否则非出现一堆四不像的怪物不可。
题外话,如果 《带小狗的女人》未来还会重拍的话,我非常希望男主角由卷福 本尼迪克特 来出演,相信以他的经历和优秀的演技会将古罗夫这个悲情的角色演绎得淋漓尽致。难忘卷福在《队列之末》里刻画人物的功力!作为英国演艺界中生代的领军人物他当之无愧。

来自 豆瓣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