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呱呱的哲学之夏季穿搭篇
今年的生活因为没有恋爱而平平无奇,于是走出了失恋阴霾后的本人开始研究起很多生活细节。首先大前提是:经过了去年一年工作上的毒打,本人深刻地意识到工作方面,时间(精力)应该保证规律大块,做完即丢,而不是在生活中充满着绵延不绝的加班,这样才能避免自己又变成一个没有感情的工作机器,忙时沉迷于解决问题,把思路绵延到生活中六亲不认;也避免出现闲下来后仍然焦虑于可能会发生的工作事件,手足无措不知道干点啥只好玩手机。
所以,相对于加班晚所以上班晚的恶性循环,能保证工作时间按时上下岗,做好计划尽可能在上班时间内完成工作任务,以便于下班后尽可能把时间花在想研究的点或者兴趣爱好上就是目前本人希望能达到的最好状态。
那么点题回到本人这次文章主题的穿搭哲学上:小前提是首先这套穿搭哲学并不单纯是为了定义自己的穿搭风格,而是因为想要达到上班按时开展工作(9.00),就需要提前半小时到岗作准备(8.30),单位的早餐7.40开始供应,本人只要8.00出门就能花四块钱在食堂快快乐乐吃一碗米线,喝一碗豆浆,有时候再吃一根烤肠然后晃晃悠悠去公司,用半小时整理当天的工作头绪,明确哪些活要与同事交接——9.00那一瞬将编辑好的要求联系同事们,使他们刚来上班时自然而然将收到的任务默认为第一项任务,尽快反馈给我。
因此这一环套一环的计划中,最重要的就是如何能够8.00出门。那这又是一个一环套一环的安排:
1.前一晚早睡是有必要的,这个在之后“呱呱的哲学之健身篇“再提;
2.早睡就能早起。
至于多早/能不能相对晚起,就看我听到闹钟跳起来后多久能出门——出门前的步骤为:1.穿衣服2.洗漱抹脸3.背包穿鞋。
过去在穿衣服这一步中,我总是不确定要花多久:
1.要琢磨琢磨穿什么
2.衣服裤子可能在衣柜里,可能在阳台衣架上,也可能在洗衣机里忘了洗
3.找不到成对的袜子
经过仔细的思索,我终于拥有了属于自己的穿搭哲学,来解决不用琢磨穿什么也能保证穿得出去。
这里的穿得出去只要保证2点就可以:
1.上下搭配得当,不能出现红配绿/7分裤配长袜这种自己无法忍受所以又开始找衣服浪费时间的情况。院里大家什么风格都有,保证自己的得当在单位就是平平无奇的存在。
2.简洁。平时一周有两天可能会开工程例会或者与甲方见面沟通,面对30+40+的人士穿着简单会比穿喜欢的卡通图案T让我感觉更有工作氛围感。
那么纯色短袖就是最佳(偷懒)的选择:
周一三晚+六白天要锻炼,需要穿深色的短袖,只有一件t就需要2天洗一次衣服——手洗不符合偷懒的特性,洗衣机2天一开就为了几件衣服也不现实,那么就需要2件深色t;老穿深色也太没劲了,再来浅色t作为调剂,那么一共就是3件衣服。
于是本人一鼓作气地偷懒,购买了三件同款短袖(白色其实是激情下单后的产物)——



当然,因为本人可爱的特性,早就在五一购买了一件白色可爱T——

昆明的夏天和7分裤是绝配,本人前两年就下意识偷懒买了两条同款裤子——


偶尔下雨天气降温到20度时,9分裤就派上了用场——

这样去除可爱T和9分裤的意外情况,3件T恤x2条七分裤=6种搭配,去掉同色(黑T+黑裤&蓝T+蓝裤),最终的本次有4种新搭配;
然后就到了应用部分:
首先周一三六锻炼是一个理想状态,实际因为一些琐事啦生病啦一周两练是常态,黑蓝T足够应付;即使哪周练了三次,我的蓝色卡通T也能派上用场;也可能因为各种情况,工作日不一定是周一周三锻炼,I dont care,保证一周两次就行。
昆明的天气20-25度是常态,一件衣服穿2天不成问题,因此我们做出如下推算:
周一黑T+蓝裤,周二蓝T+黑裤穿到周三晚上锻炼换下,周四穿白T+哪条裤子都行(裤子锻炼时不穿,不存在运动蹭一身汗的情况)到周五去现场开工程例会,周六穿上喜欢的蓝色卡通T又可以快乐锻炼了!(前几年买的衣服陆续旧了,今年一鼓作气捐了不少,只剩一件蓝色卡通+黑色花衬衫能打)锻炼结束去奶奶家洗洗澡,就可以换上自己的白色卡通T度过一个愉快的周末;如果周六出去玩一天,周日也要出门的话,穿黑T到周一晚上又是一个愉快的轮回。
以上:
1.周一的黑T换蓝T也行,做出的推算是在最忙碌状态下(一周三练,周末不但出去玩还要出门)的换衣攻略也能运行,那平时也不成问题。
2.袜子学前女友的法子买了5双黑色同款,随便穿随便洗不用挑所以不成问题。其实衣服买同款这事我考虑过,后来想想也太无聊了所以作罢。
3.穿了三件衣服的时候就开始洗衣服,这个时候一般还有2条裤子和一些床上用品或者睡衣,满满一洗衣机很有成就感!
就这样,一套瓜瓜本人完整的夏季穿搭哲学就完成了。在这种固定大方向(保证不用纠结),任选小方向(其实不用不具体到件,以深浅色区分就可以,比如周四不穿白T穿卡通T也行,就是开例会时更希望穿成熟点)的情况下,我实践了2/3个月(这套想法是逐步形成的),成果斐然:
我可以提前一晚上不假思索地准备好,清晨7.50起来穿上就洗漱,目前测算下来7分钟就可以出门(同款袜子绝对节省了起码1分钟),8分钟到单位,8.10分就已经坐下来吃好喝好了。
以上就是本人最近引以为傲的“哲学”,表面上看着只是一个为了多睡会儿而逐步考虑出来的法子,实际上从开头就已经说明了:
1.我为什么会把心思动到穿搭上。找不到衣服会不高兴,衣服不搭会不高兴,袜子配不上会不高兴,磨磨蹭蹭去上班没啥好心情,零散的细节引发的蝴蝶效应不可小觑。
2.它和工作一样,满足了我对“感不感兴趣不说,反正和我的灵魂无关所以能少花精力就少花精力”的要求。
3.我希望自己在做的事情是经过思考后的行为,而不是“一种无意识的生活习惯”。
这些思考近期贯穿了我的生活,我觉得很有意思,也很符合db精神角落的基调(没有,就是我本人想找个没啥人的地方)所以记下来既算是对自己思路的整理,也是一件生活趣事8(有趣的是我,不是穿了啥显得我有趣)。
下一集不出意料应该是健身哲学,也可能是出行哲学,我们下期再会!
(春秋和冬季还没琢磨好怎么换,因此本哲学限定5-8月)
附本人的斐然成果(白t图居然没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