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产债务风波不断,建信信托状告蓝光发展案
8月11日,四川蓝光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新增一个开庭公告。案号为(2021)川01民初5935号。

该案开庭时间为2021年9月17日,原告为建信信托有限责任公司,被告为成都蓝光电脑城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四川蓝光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四川蓝光和骏实业有限公司。案由为公司债券交易纠纷,由四川省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东区第十五法庭审理。
▋蓝光发展深陷债务危机
8月20日下午到晚间,蓝光发展连发四条公告,披露了最新债务及相关情况:
截至2021年7月31日,蓝光发展及控股子公司对外担保余额为513.8059亿元,占蓝光发展2020年期末经审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资产的298.47%。部分金融机构及合作方向蓝光发展提起了诉讼或仲裁,涉及案件共计20起,涉案金额累计约26.32亿元。控股股东蓝光投资控股集团所持蓝光发展的约2.34亿股股份拟被司法拍卖,占公司总股本的7.72%。蓝光集团只能为蓝光发展分别提供不超过50亿元的新增借款及担保,蓝光集团共持有蓝光发展56.72%的股份。

此前蓝光发展曾公告披露,截至8月2日累计到期未能偿还的债务本息合计159.97亿元,其中21.31亿元已被债权人申请法院执行。蓝光发展是四川最大的房地产上市公司,蓝光发展2019年百强房企排名第33,2020年百强房企排名第38。
▋资金链断裂
2021年5月25日,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公开了一则立案信息,被执行人为蓝光发展,申请人为交银国际信托,蓝光发展违约第一次进入大众视野。
蓝光发展的资金拮据开始于去年。2020年10月起,蓝光发展陆续处置了旗下子公司成都迪康药业和四川蓝光嘉宝服务集团,回笼大量资金。但“卖子”带来的现金流没能化解偿债危机。今年5月,蓝光发展因信托合同纠纷成为被执行人,此后债券、银行借款等陆续违约。据蓝光发展公告,截至8月2日,累计到期未能偿还的债务本息合计159.97亿元,其中21.31亿元已被债权人申请法院执行。
债务风波下,蓝光发展信用评级被多次下调;董事长杨铿辞职,其子杨武正接任;总裁、首席财务官、监事会主席等相继离职。
▋大白点评
近两年的疫情、融资环境收紧、三道红线,以及贷款集中度管理等政策,从资金和去化两端都给开发商带来压力。从蓝光发展的债务结构来看,这家公司的偿债形势越来越紧张,现金完全不足以覆盖百亿逾期负债,蓝光发展可能有大量明股实债,实际债务压力可能比账面数字更严重。

建信信托注册资本105亿,主要股东为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和合肥兴泰金融控股集团,背后实控人分别是中央汇金和合肥省政府。建信信托融合建设银行,在品牌、渠道、管理以及项目资源上有着强大优势。值得注意的是建信19年9月因信托资金违规用于房地产开发企业缴交土地出让价款、违规投向“四证”不全的房地产项目、违规向不具备二级资质的房地产开发企业提供融资等被罚款90万元。从建信信托年报来看,其信托资金投资房地产仅占比1.59%,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而目前建信信托与蓝光的债务纠纷是否涉及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目前并不得知。
蓝光地产涉及多家信托公司:百瑞信托、中融信托、爱建信托、紫金信托、中航信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