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手精工: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暖通人坚定节能降耗历史使命(二)
本文带你继续介绍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暖通人坚定节能降耗历史使命
3.中国工业化发展期和
碳达峰碳中和的矛盾性
目前,我国一年的碳排放量可达近百亿吨,占全球碳排放总量的三分之一。毫无疑问,中国是气候变化最大的受挑战者。
下图来自联合国环境署发布的《2020年排放差距报告》,可以看到在碳排放总量上,中国在2000年左右就超过了欧盟,在2004年左右就超过了美国,排名世界第一。人均排放量,目前仅低于美国、俄罗斯和日本。

2001年也就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那一年,人均GDP才第一次突破1000美元,发达国家的人均是中国的几十倍,对于中国来说,排放权其实就是发展权,,因为工业化发展期和碳达峰、碳中和其实是矛盾的,更大发展必然需要更多排放,进入工业化中后期后才可能逐渐碳达峰和碳中和。
不过中国工业化和经济发展已经逐渐进入以先进制造业和新兴服务业带动的阶段,这使得我国提出的2060年碳中和时间,仅仅比全球发达国家少了10年,目前欧盟、美国、加拿大、日韩的碳中和承诺时间都是2050年。
4.疫情对能源未来带来了
巨大短期不确定性
国际能源署IEA发布的《世界能源展望2020(World Energy Outlook 2020)》,疫情对能源未来带来了巨大短期不确定性,世界正在进入加速向清洁能源转型、碳排放结构性下降的关键10年。
彭博新能源财经(BNEF)BNEF的《新能源展望2020(New Energy Outlook 2020)》BNEF认为,未来10年将是能源转型的关键期,为此,全球需加速部署风电、光伏发电,加速普及新能源汽车、分布式可再生电源以及热泵等低碳供暖技术,加速扩大零碳燃料开发和部署的规模。
5.暖通空调是民用领域
碳排放的主要源头
中国的工业用电占据绝对优势超过了70%,商业(第三产业)和用电合计不到30%,而美国则是居民和商业用电合计超过了70%,工业用电不到30%,刚好是反过来的。看居民生活用电的话,2019年美国的居民人均耗电量大概是中国居民的六倍左右。
由此可以看出,大力推动工业产业升级和大力使用清洁能源发电技术,再加上大力植树造林等措施,才是正确的方向。但是我国居民生活水平,近十年肯定有个大的提高,居民用电需求会有较大提升。
据美国落基山研究所预测,到2100年仅住宅建筑空调就有可能造成全球气温升高超过0.5℃。全球房间空气调节器数量到2050年将增长近3倍,仅中国的安装量就能占到全球安装总量的1/4左右。据全球制冷技术创新大奖赛主办方预测,若碳排放低至传统空调1/5的空调技术得到有效普及及应用,预计在2050年前可避免1000亿吨二氧化碳当量排放,并有望帮助全球在2100年前减少全球温升0.5℃。
6.我国碳排放碳中和行动
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手段,一是碳封存,主要由土壤、森林和海洋等天然碳汇吸收储存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人类所能做的是植树造林;二是碳抵消,通过投资开发可再生能源和低碳清洁技术,减少一个行业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来抵消另一个行业的排放量,抵消量的计算单位是二氧化碳当量吨数。一旦彻底消除二氧化碳排放,我们就能进入净零碳社会。
将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列为八项重点工作任务之一,全国碳市场交易的平稳顺利开启将成为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支撑。
2021年3月5日,2021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扎实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优化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 。
国家发改委多次发文部署相关工作,抓紧编制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研究制定电力、钢铁、有色金属、建筑、交通等领域的碳达峰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碳达峰、碳中和的时间表、路线图、施工图。
2021年7月16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简称“全国碳市场”)正式启动,开盘价为48元/吨,开盘后首笔交易即以52.78元/吨的价格撮合成功,相比开盘价涨幅达9.96%,几乎触及“涨停线”。
全国碳市场首单交易标志着全国碳市场各项准备工作已基本完成,从2021年1月1日开始的全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进入实质履约阶段,全国范围内以市场化机制推动减排的工作正式拉开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