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海的第三条岸,走吧!——钟立风青岛演出随感
(一) 买票。 很荣幸,我生在青岛,大海边的一个岛屿。 但是在这个夏天里,当我看到它的名字的时候,还是一下子怔住了 我问自己——“海的第三条岸”,是在哪里啊? ……. 真是从没听过 从没想过 那样飘渺虚无 但又那样亲切熟悉 好像 好像,它就在我们心里的某一个地方,潜伏着,蜿蜒着 如影追随啊 日日夜夜 …….. 带着很多的奇怪的想法,很多新鲜的想法,去不是书店购买钟立风“海的第三条岸”青岛演唱会的门票的那个夏日的黄昏,居然出乎意外的凉爽。 当夜幕降临的时候,我手里拿着那张墨兰底色的小小门票,感觉握在手里的是一种特别的湿润和温暖的气息,如同眼前这一片包裹着我的大海的气息。 门票是缩小的海报,海报是钟立风自己设计的—— 画面,是来自昆汀的油画—— 那一本本书籍堆积成的一座“灯塔”,默默点亮,夜色苍茫的深蓝色的大海。 票面,题有钟立风自己写的一首小诗—— “我和你 还有雨来 看到大海 会发呆又发疯,过后便开始 什么也不想那样——去想念一个人 一个念头 在海鸟飞远 甲板上的陌生人抽泣时 升起 恰好这时 听到有人在海的第三条岸 唱歌” 在母亲大病初愈后的这个忙里偷闲的时候 在2010年的南非世界杯,席卷着我们的喧嚣和欢呼,火热退场的时候 在这个炎热又不失凉爽的大海边的夏天 我还不知道,钟立风会给我带来些什么 但是,我已经期盼着,站在那条神秘未知的“海岸线”上,带着那种贴紧我心的亲切感觉里,站在夜色中的大海边,在心里点亮那一盏无名的灯塔,默默等着他的到来 ……… (二) 听歌。 听他的歌 第一个感觉是——唯美。 第二个感觉是——感伤。 有一种心里觉得,非常舒服的纯净感觉。 有一种泫然若泣的美丽,和轻轻淡淡的悲伤。 几乎每一首歌里,我们都能听到——母亲,孩子,鲜花,和姑娘 青春,成了一棵长在心里的,永远也不会老去的常青树。 涤去了尘埃的岁月里面,只剩下了,最单纯的美丽,最干净的忧伤。 单纯的,就如同,感觉着 他,和我们,都还永远是一个没有杂念,也没有受伤的孩子 所以,我爱上了那些歌唱 在寂静下来的晚上,一遍一遍的静静的听着—— 好像,这个世界真的没有别的,真的很简单,很美好,一样。 在听一次访谈节目时,我听到主持人称钟立风为“文艺青年”。 笑了。 我觉得,这个称号,很配他。 (三) 演出。 我想象中的,钟立风,似乎应该和他的歌声一样——有点文艺,带点忧伤。 但是,2010年7月17日晚,当我青岛不是书店看到了真实的他,我笑了 瘦削的身材,的确有一派清风明月的文艺相。 但是,他不忧伤——或者说,他的脸上,他的心里,肯定不只有忧伤。 自始至终,他始终笑着,唱着。 那笑容,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快乐,是来自他心里的一把热情之火的默默点燃。 那热情,也点燃了听歌的我们。 让我忽然想起小时候音乐课上学唱歌的时候,有一句“对待朋友,要像春天一样的温暖”。 虽然他说,昨天刚在烟台唱了两个小时,声音有点疲倦。但是,两三首歌曲之后,我已经开始为他的演唱,感觉到惊艳感叹的鼓掌了。 或者,是因为来到了这个飘满书香的小屋里吧,让爱书的小钟如鱼得水? 在这里听他的歌唱,比在网上任何一种播放器里听到的声音,还要感觉清澈明亮,沁透心扉。 而且,看他唱歌,你不仅会感到一种美,更会感到一种陶醉。 他演唱的时候,那眼神,看着谁,都像看着情人,真挚,深情。 当他演唱到高音区的时候,身体后仰着,竭尽全力的,透彻肺腑的声音——很有些好像,深深醉酒的人们,沉溺在自己最极致的情感状态里,来做一次最忘我的倾泻,最倾心的表达。 看到这里,我笑了,感动了。 比起这个来,那些众多明星们,以彪高音,炫技巧,来哗众取宠的“海豚音”又算什么呢? 正如钟立风一曲歌罢,笑着告诉我们的那段话—— “其实,唱歌是很伤感情的……..唱歌就是要用自己心里全部的感情来唱……所以每次演出之后,我都感觉好像自己的一部分被你们带走了似的” 他每一首歌唱的都很好。 而给我印象最深的,有这样四首。 第一首《少年夏不安》。 我当场都快要掉下眼泪来了。 其实,只是讲了一个很普通的小故事:少年夏不安,等待着打鱼的爸爸回家,给他买一个新书包。 但是每一声歌唱,都唤起我心里的一阵清痛—— “少年夏不安 住在南方七美港 一天又一天的等待 那双坚强的臂弯 他说 天这么黑 风这么大 爸爸捕鱼去 为什么还不回家 母亲说 船儿开到遥远的地方 那里没有风 没有叫人害怕的黑暗 会有捞不完的鱼虾 回家来替我买个同学都有的新书包 不懂为什么会有那么遥远的地方 会要那么久 依然回不来” 那个渔民的儿子啊,不知道,和谁连通了心脉 我为什么悲伤呢?真是莫名,又奇妙。 好像,小时候的钟立风,就是那个少年夏不安似的。 又好像,我们自己,就是那个少年夏不安。 我听到身后有人在说——“这首歌曲,是陈升原唱的,不过钟立风比他唱的要更…….” 回家之后,我马上找来了陈升原版的《少年夏不安》来听,的确不如钟立风唱的好听。 那是一种带了沧桑味道的老台湾腔。 而钟立风唱的,是我们自己的心声。 …… 第二首是《再见了最爱的人》。 知道它的多数听众,大概都会直接把它和“水木年华”的名字联系起来。 而我第一次听到它,是很久很久很久以前,好像一个叫做刘海波的人唱的,这人没有很大的名气。 那时候,我还没有注意到那个歌曲创作者,那个初到北京,名不经传的青涩小子。 那也算是小荷才露尖尖角的微露端倪吧。 十多年过去了,他的才华已经流淌成一条好歌连绵的海洋,而这时候,也有更多的人认识他,喜欢他—— 一如这个晚上,跟着他一起唱起这首歌曲的我,一边录像,一边百感交集。 ……. 第三首歌曲是《不要留我陪你过夜》。 那是这晚演出结束的时候,他最后加唱的一首歌。 他说,写这首歌的时候,还在酒吧,那时候对生活失去希望,很颓废的一个时期。 他微笑说,但那也是一个曾经的真实的自己,幸有音乐,记录下来。 看似浪荡不羁的歌词,宣泄着曾经失落到极点的心,纵然如此,依然不失真诚和善良。 “你不要留我陪你过夜 我只会给你更多泪水 你红红的像朵玫瑰 不要让自己枯萎” 小钟柔情款款的说了这么一段话,他说,女人真的很好,比男人好,更宽容,更温柔…… 我想,有一些男人也有这样一颗女人的心,柔软的融化了自己,感动了别人。 歌者,文者,画者,以及一切不冠以文艺名的却追求美和善良的人,皆有此心。 第四首歌是《麦田上的乌鸦》和《在路上》。 前者,让我辈“梵高”追随者们,找到了自己心灵告白和倾诉的途径。 后者,让我辈,曾为海子那一句“面向大海,春暖花开”的感动涕笑的孩子们,再一次找到了流泪和欢笑的释放机会—— “在路旁孩子们在打雪仗 在路旁姑娘们在等情郎 在路旁老人们在晒太阳 在路旁有人没完没了地歌唱 在路旁一朵鲜花正在开放 在路旁鸟儿展开它的翅膀 在路旁欢乐的号角已吹响 在路旁有人没完没了地歌唱…….” 当我们跟着小钟放声合唱的时候,我们成了孩子,姑娘,老人,我们成了鲜花,小鸟—— 好像在每一个有生命的东西身上,我们都能找到自己的呼吸。 活着的感觉,真好! 怎能不欢笑,如台上的小钟。 弹琴唱歌,此生足以! 所有的忧伤,都是被心底里那一片更巨大的快乐包裹着的。 所以,这样的声音,才美的让人怦然心动! 只要是拥有这一份纯净的快乐之心,那么 活着,死了,都等于升入了天堂。 如小钟,如海子,如今晚用心听歌的每一个人。 我终于知道了我喜欢钟立风的原因。 (四) 嘉宾们。 小钟的歌好,人也好,所以他的朋友可真不少。 这场演出,是我所看到的演唱会上,出场嘉宾最多的一次了。 真是群星荟萃,大饱眼福。 给小钟打鼓和声和弹曼陀铃的金子,真的是一个“沉默如金”的腼腆汉子。 当小钟打趣的问他,为什么今天穿了一条那么花的裤子的时候,他沉吟一下才轻声笑答“因为到了青岛啊”。 而金子的女友,则是一个灵气的女孩,据说才和小钟排练了一次,就把一首歌合唱的很好。 青岛海平,琴弹得好,歌唱的好,我以前是知道的。 但是,我一直在想,来自北方的海平的鼓声,和来自南方的小钟的歌声,今天能那么默契的融合在一起,又是怎样的缘分呢?或者他们也不用过多的排练,他们心里有些东西自是无语相通的,关于美,抑或单纯,以及感伤。 才子雨来是我第二次见到了,但是今天却另有收获,却原来,他的朗诵和演唱的出色,毫不逊色于他动人心弦的文字。 而最惊艳出场的,莫过于——天外来客,刘2的突然降临了!他的一曲《新四季歌》和《2012》唱的真是美轮美奂!在这炎炎夏日里,恰一似如饮甘霖,清新醉人!看他清秀的脸庞比今年年初来青岛的时候,圆润饱满了一些,看来身体还不错,我也放心了。 而还有一个“特殊嘉宾组合”,令人眼前一亮,不得不提——当小钟演出到最后一曲的时候,在他身后的舞台上方,一个小小的透明玻璃后面,出现了四只可爱的“V”手形,随歌摆动,十分煽情!呵呵,不知道这“幕后嘉宾们”到底是谁?据我观察,青岛学苑书店的老张和雨来,可能是其中两位。 演出结束后,钟立风笑说,大家回家的时候,路上小心点。 (五) 心中的,海的第三条岸。 当夏日深夜演出结束后,天空下雨了。 我走了一段路,才打上出租车,擦着淋湿了的胳膊,我心里毫无沮丧。 次日,雨后的气温,渐渐升高。 但心里还是清爽的。 海的第三条岸,我自以为,我找到了。 在百度,我找到了“河的第三条岸”的解释—— “《河的第三条岸》是巴西作家若昂·吉马朗埃斯·罗萨的一篇小说名。 ........ 寻觅河的第三条岸,是一种可能性的抉择。 岸,也许不存在于三维空间,可它存在于五维、六维空间、存在于心灵、意愿、灵感和精神空间。 那是灵魂梦境、是自由天堂。顺应心灵意愿荡漾在水光潋滟中,是一种生存乐趣和境界。 对此,我们有权尊重自己的抉择,我们有权为精神而活;所以,我们相聚,虽然陌生,却早已熟悉。” 河如此,海亦然。 海的第三条岸——在我们心里,是无形的。 让我们遵循着自己心灵的脚步,边走边唱吧。 风光自现。 (活动照片网址:http://www.douban.com/photos/album/30516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