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男人
世人说:英国男人绅士,法国男人浪漫,意大利男人英俊,德国男人严谨,美国男人粗犷,拉丁男人奔放。那么我们中国男人大概是勤劳勇敢了。其实不然,上海社科院最近做了一次问卷访问、个案访谈,分别对100名西方女性和100名中国女性做了次调查,看一看那结果还是非常有趣的。
言辞最伤我们感情的是一位德国女士的话:“中国男人不干净。指甲太长,掏鼻孔,随地吐痰,太恶心。还有中国人爱蹲在那里……给我的感觉是没有脊梁,人的脊梁不能弯。”天哪,她可能成天是和黄土高坡上的头顶羊肚巾的老大爷打交道的吧。
有一项调查问卷,列出40个形容词,让受访者分别给中国男人和西方男人打分,结果,中国男人称得上全军覆没。中国男人几乎在所有褒义词上得分都低,而在所有贬义词上得分都高。“精神饱满”、“独立”、“有勇气”、“有性吸引力”等得分最低,“有野心”、“无趣”、“幼稚”、“物质主义”等得分最高。“打平”的两项是“快乐”和“勤劳”,惟一“打败”对方的是“顾家”。运用心理学上的“动物投射法”,请受访者选择一种动物来代表她心目中的中国男人的形象,出现频率最高的竟然是——蚂蚁!因为蚂蚁个头小,却极为勤奋。
这些结论让我有些沮丧,甚至气愤,但是想到中西文化的巨大差异,况且自己也没有洋太太,也就一笑置之;冷静下来,琢磨琢磨,刻薄的评价也不无道理。中国传统文化推崇中庸之道,我们缺乏张扬的基因。一百多年的民族屈辱史,几十年的洗脑教育,更使大男人谨小慎微、患得患失,就是老虎也被打理成蚂蚁了。不冤也!
再瞅女同胞对我们的评价。在用五个形容词描述中国男性优点方面,72%不约而同使用了“温柔、体贴、顾家”,43%选用“有责任感”,其他使用频率高的有“勤奋”、“沉稳”、“含蓄”、“忠厚”。用五个词描述缺点,70%的选用了“内向、压抑、脆弱、自卑”。其他有“心胸狭窄”、“自私”、“孱弱”、“死板”、“缺乏激情”。许多方面,中西巾帼倒是“英雄所见略同”。她们认为,中国男人最像狗,不是因为其“忠诚”,而是因为它“顾家、有责任心、忠厚老实”。她们最欣赏的形象是梁朝伟(38%),其次是陈道明(32%),10%左右的是刘翔、李连杰、周润发。她们认为最能代表中国男性形象的是陈道明(40%以上),其次是刘德华、成龙,令人意外的是,有25%的受访者选择了葛优。她们心目中理想的男性应该“成功而低调”、“成熟、睿智、有内涵”、“勤奋、上进”、“乐观”、“阳光”、“幽默”。
这份调查不一定全面,偏颇之处,也不值得我们大动肝火,你把它当成茶后饭余的谈资也可,骂一声策划者“吃饱了撑的”也可。我倒觉得发人深省处不少。
存在决定意识,什么树开什么花,什么藤结什么瓜,一方水土一方人情,滔滔黄水、巍巍长城,就孕育了我们这样的中国男人。中国历史上好男儿之多,一定执世界之牛耳;但另一方面,几千年来中国男人中的这个“奸”那个“匪”也肯定是项世界纪录。俱往矣,就不提老帐了。我想说,随着国力的增强,“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中国男人骨子里的懦怯、软弱、压抑也渐渐被挤了出来。二十年前家里来了海外亲友,他们高谈阔论,我们支支吾吾、哼哼唧唧、吞吞吐吐,只有点头的份;可是现在,尽管我们知道和他们的生活还有差距,可自卑是没有的啦。中国男人的素质正在不断提升。至于要警惕的倒是,社会空气的污染对我们的侵蚀,传统里的美德可不能和脏水一起泼掉呀!
(2007年8月3日)
对问卷调查一类,我一直是不相信的,你预设结论,世界之大,什么样的“取样对象”找不到呀;所谓的“民意调查”往往会得出截然不同的答案。就说那些外国女士,他们无非是看了几部张艺谋的电影,那可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呀。如果中国男人都像她们形容得那么猥琐,那么这几十年来的“中国奇迹”又是谁创造的呢!“民族偏见”的问题好像到现在也没有解决。
我倒是想起来了当年的那部日本电影《追捕》,以及沙叶新老师写的话剧《寻找男子汉》。上世纪80年代中国确实有一股“寻找男子汉”的浪头,而“男子汉”的标准便是日本影星高仓健。
现在想来,“男子汉”当然无需像高仓健那样整天绷紧着脸,目光冷峻,永远一副“苦大仇深”的样子;然而“娘娘腔”、“娘炮”总是不行的,照我妈妈的话便是“男人得有男人的样子”。从这个标准来看,我真的是有不少忧虑。
首先是我们的“小男人”——小男孩太阴柔了。教委进行过调查,能来几下引体向上的孩子一个班级几乎绝迹。在城市,慢慢蔓延到农村,有“钢琴神童”、“画画神童”,就是没有体育课的“神娃”。未来的比拼就是现在的“小男人”长大后的比拼呀!这才是真正的输在起跑线上了。造成这种“雌化”现象的原因很复杂,比如以前独生子女的政策,让每个孩子都成了“伤不起”的宝贝,恨不得让他们窝在家长的手心里长大;有一点危险性的体育锻炼自然就绕道而行了。学校也怕出事惹麻烦,体育课成了摆设,连课间十分钟也得乖乖坐在教室里发呆。我们的儿童时代可不是这样的,我算得是个文静的孩子了,可每天放学也得去操场抢占篮球架,进行小橡皮球的比赛。我们在奥运会上成绩辉煌,可是“三大球”却全军覆没,这才是衡量一个国家民众身体素质的标准。现在城市里很难找到运动的好苗子,而艰苦甚至残酷的体育训练也成了“苦孩子”们脱贫的途径;这不是一种正常的现象。不是为了达标,而是为了热爱,让体育场上挤满了孩子,“男子汉”才能茁壮成长!
偶像是年轻人的风向标,而这几年大红大紫的男明星,几乎个个都是“阴柔型”的, 现在不少明星的造型和做派都女性化了。梅兰芳只能一个,个个都是“男扮女装”,这又是何等畸形的舞台和屏幕!所以现在不少“大男人”尽管在健身房里练出了施瓦辛格一样的胸大肌,但是他们的气质同样是“娘”,可笑复可悲!
其实我上面说的还是表面现象。真正的男子汉不是气质上的彪悍和体格上的强壮,他们的内涵是责任心敢担当、行动力有作为、敢于说真话、坚持真理。我相信,这样的“中国男人”一定不少;想起了张文宏医生,虽然他不彪悍也不强壮,甚至免不了一点中年人的油腻,但我还得夸他一句——“张医生,中国男人的样子”!

高仓健

霍尊
shouzhong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一日三“惊” (1人喜欢)
- 银发经济“银”几许
- 不做“多情人” (7人喜欢)
- 在“通”与“痛”之间 (7人喜欢)
- 不敢“任性” (1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