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父母并没有说明书——【读后】《不要和你妈争辩》

只看书名以为是一本说教的书,而且还是让我不要做某事,一下就激发了我的好奇心和逆反心理……看看简介,原来是《外婆的道歉信》(2018年8月书单书目)作者弗雷德里克·巴克曼写的书,还是他写给刚刚一岁半的儿子的书。感觉可以加入“因为名字差点错过的好书”系列了。
这本书读着很轻松,记录了新手爸爸的吐槽、无奈与抓狂,许多情节令人会心一笑;这本书也很温馨,作者毫不掩饰地换着花样向妻子和儿子表达了许多爱意,让人感慨上哪儿找这样的男人啊?这本书还很智慧,在许许多多小事中都展现了巴克曼良好的三观和良善的品格,让我这个育儿“旁观者”也获益匪浅。我把这本书推荐给了我身边的各位父母、准父母、以及不准备当父母的男女老少们,希望他们能在书中感受到爱,有所收获。
父母子女的关系是非常复杂的,所以为人父母并没有说明书,“怎样才算合格的父母”这个问题也没有标准答案。越来越多人开始在意“原生家庭”,孕育生命需要做的准备也不仅仅是“生”那么简单了,我上一辈的人总说现在的年轻人生个孩子太讲究了,他们那时候怀孕了该干什么还干什么,孩子生下来管管穿衣吃饭,该上学了就自己上下学,不也长大了?可长大不等于长好,准父母们认真学习准备,就是为了自己原生家庭曾有的那些不愉快不让孩子再经历,自己能成为小时候自己羡慕的“别人家的父母”。
“我们这一代人不想踏错一步,擅长的事情也很有限。”
“我们的大脑对于如何养育孩子一片空白。所以我们上网查,或者浏览在线论坛的帖子。”
“我们希望你成为比我们更好的人。如果我们的孩子长大后没有成为更好的一代,那繁衍后代还有什么意义呢?为了让你更善良、更聪慧、更谦逊、更慷慨、更无私,我们竭尽所能地为你创造最好的环境。”
“但管他呢,我们还是会竭尽全力试一试。我们想成为最好的父母,就这么简单。”
“因为我们爱你。这是唯一的原因。”

“人们说教儿子当个男子汉是做爸爸的责任。但我自己都没搞明白呢。人们还说大部分男人早晚都会变成自己爸爸那样,我希望这不是真的。”
“有人觉得男子气概和性别是一回事,别听他们的。”
巴克曼真的太迷人了。
没有“是男人就该如何”式教育,而是告诉儿子每一代人对男子气概的定义不同:按照祖父那一代的标准,爸爸可一点男子气概都没有,但这位并不影响他爱我和你。也许今天根本就不该再强调“男子气概”,强调某种“男子气概”的同时就歧视了其他种的“男子气概”,“女子气概”也是一样,然后呢,然后不平等就形成了。
“我每天都在学习“不平等”这个词的真正含义。我是受过高等教育的西欧白人异性恋男性,并且有工作,听上去把所有好处都占全了。世界上每个人对于“不平等”这个词的亲身体会都比我多得多。但我在努力去了解。我希望你比我懂得更多。
我希望你懂得,“公正”是值得追寻的。永远不要把“追求平等”这件事错误地理解为两性之间的硝烟战争。我希望你懂得,女性值得拥有和男性同等的权利、自由和机遇。我希望你懂得,大部分人想要的并不是被特殊对待,也不是人人均等,而是得到公平。我希望你能够比我更早明白这些道理。不要因为女性享有和你一样的机会,你就不为她们开门。”
父母总是想把自己的人生经验传授给孩子,巴克曼也不例外。
儿子,不要玩物丧志。“不要太依赖任何一个物品。这不健康。因为商品无穷尽啊。”
孩子,记得遵守规则。“我爱你,所以我现在提醒你,如果你在宜家沿着箭头相反的方向走,那谁都救不了你了。”
对了儿子,如果你谈恋爱的话……
听我说,关于宗教其实我研究了很久……
合群的感觉很重要,当然了你也不用非得喜欢足球……
你是怎么来的?我就知道你早晚会问这个问题……
“过来人”总是一说起来就停不下来,我多想让你理解这一切啊,我犯的所有错误你都不会犯,也不用品尝那些苦果,连同那些挫折和荒废的时光,你都可以略过,最好直接成为一个完美版的我。但,不对,这是你的人生!“我希望你永远记得,你可以成为你想成为的任何人,但更重要的是做真实的自己。我不是个好榜样,希望你能亲自证明我有多蠢。”那些完全掌控孩子的家长仿佛是开了游戏小号的玩家,嘴上说着“听我的我会把最好的都给你”,实际上不仅荒废了自己的人生也毁了孩子的种种可能。

不要和你妈争辩
不要和你妈争辩
不要和你妈争辩
争了你也争不赢,巴克曼试过了,我也试过了。
最后,一句话感受巴克曼的可爱。
“ 这里就是机场啦,飞机们生活的地方。”